close
每年總是會帶以柔回台灣度假,少則兩個禮拜,多則三個禮拜。對我而言,那是一種徹底的休息,雖然每天還是查公司的e-mail,回覆重要的信,但除此以外就是全然享受家庭生活,與爸媽過平常日子,可以細細咀嚼心中的感受。對我而言,這樣的日子像是停格的時間,沒有責任或義務,讓我能夠用不同的眼光看自己的故鄉及過去的歲月,是不可多得的充電機會。
閒適的心情下,感想特別多,逐日寫在臉書裡與朋友分享。現在假期結束了,想在小城裡整理一下,也加入許多當時不及記載的心情,因為有些零散,就叫“散記”吧。
表姐弟
以柔和表弟差十歲,照理青少年對小娃娃應該沒什麼興趣,但是以柔總是開心的陪他玩耍,因此她很快的成為表弟的最愛,每次他一進門就馬上往我們的房間衝,第一句話就是:「姊姊你可以陪我玩嗎?」我拍了許多他們一起的相片,從弟弟的表情不難見到他的孺慕之情。
買菜
我和以柔回家,家中一下變成四個人,使媽媽每天光是煮飯燒菜就非常忙碌。我唯一能幫忙的,就是陪媽媽上市場,幫她拖“車仔”(有輪子的菜藍)。我終於漸漸了解媽媽隨意買菜的方法:她出門前先檢查冰箱還有什麼,然後去市場。所謂的市場就是淡水的清水街走到底,再轉上到中正路回家。每天能買到什麼菜不一定,都是看路旁攤販有什麼,新鮮的就可考慮購買。買菜的過程中,中午煮什麼、晚上又煮什麼,就慢慢的有了譜。也有許多現做的食物,只要是可靠的小販,都可以買回家配一配。我覺得整個市集充滿了活力,不是冷氣強烈、蔬菜水果包裝精美的超級市場可比的。
(這不是清水街,而是道路較寬的中正路,不過我想照的是這種席地而坐的小販。他們早上摘了菜,就拿出來賣,通常數量不多,賣完就走,因此有時候晚出來會買不到菜。媽媽都是向這樣的小販買菜,知道他們的菜可靠,就成了長期顧客,小販也常會順手塞一些別的東西給媽媽。有時候還能把買的東西託給小販,等繞回來的時候再拿,才不會大熱天擺在籃子裡拉著走,照媽媽的說法,“都曬熟了”。)
(去年照的相片。這是清水街的魚攤,每天賣的魚貨都不一樣,有時候因為氣候關係,某些魚貨會缺。)
唯一不好意思的就是我真不會拉媽媽的“車仔”,把手太低了(因為我太高?),常常會踢到我的腳跟,幾乎每一次出去都會不小心脫手倒掉,Piang一聲只見車籃平躺在腳邊。清水街非常狹窄,我的車一倒,後面的摩肩擦踵的路人都得止步等我把車子“撿起來”,真丟臉。 後來發現用推的比較順(反正有四個輪子),籃子變重以後我就反過來像老婆婆的walker那樣推回家。
平常媽媽在選菜的時候,我就站在旁邊靜靜看,等到“遞貨”的時候,我會伸長手直接將菜接過放到籃子裡。有一次,小販將菜遞給我的時候說:「來,妹妹(ㄇㄝˊ ㄇㄝ)。」讓我聽了心中暗喜。我以前長著一副娃娃臉,因為生活環境單純,一直到工作多年,臉上的神情仍是很無辜,導致我結婚多年之後,回台灣跟媽媽一同去買衣服,還有售貨員會問媽媽:「你女兒還在唸書嗎?」然而再如何的娃娃臉,仍是敵不過光陰的侵蝕,因此已有N年沒被叫“妹妹”。我想那天我陪在媽媽身邊當提菜的二手非常明顯,加上那天因為太熱,隨便將頭髮紮起可能也有關係吧。
媽媽的飯煮的比我好吃,是不可辯論的事實。不過我有時候會調皮的解釋她的菜好吃有一部分是因為食材比美國好的關係。台灣市場買的雞肉比較紮實,豬肉沒有腥味,更不用提那些新鮮摘採的各式各樣蔬菜。這樣的理論,有天終於能證實。我看媽媽每天在爐邊忙的汗流浹背,實在很不好意思,後來只要可以,最後的炒菜就讓我來。這天我炒的是高麗菜加上一些紅蘿蔔絲,心想,如果我的理論是對的,這道菜就應該像媽媽炒的一樣好吃。菜端上去後,我靜靜觀察結果,只見家人夾了菜都沒說什麼,忍不住問爸爸:「爸,這盤我炒的耶。好吃嗎?」爸爸說:「很好啊。」我點點頭,有些得意,可是頭還沒點到底,爸爸又加了一句:「吃不出是你炒的。」 欸,老爸,你這樣說是褒還是貶嗄?還好,我炒了兩天菜之後,媽媽告訴我:「妳畢竟持家了那麼久,菜已經炒的很不錯了。」我聽了心花怒放,行家的稱讚才算數呢!
每年夏天回去吃的菜裡面,最期待的菜之一應該算是苦瓜鑲肉,媽媽的這道菜,光看照片都可以流口水,更不用說吃了。有一次我在臉書上放照片,一位朋友在美國看了,當天忍不住就買了一條苦瓜來做湯。不過我在美國買過苦瓜,苦則苦已,一點都不甘甜,還是要在台灣吃才夠味。我家的小傢伙什麼都吃,就是不吃苦瓜,這天他吃完飯後,盛了一碗湯給他試試看。這就是不知情的狀況下喝了一口之後的表情。雖然覺得“辣辣”的,還是繼續喝了好幾口。想來台灣孩子都是這樣慢慢懂得吃苦瓜這樣的好料理。
小小的旅行
我喜歡跟爸媽出去旅行。拋開平常規律的生活,觀賞平時見不到的美景,也有更多相處的時間。這次因為回家時間比較長,我們在中間的那個禮拜去宜蘭玩了三天。中間的點點滴滴有時間再寫,不過幾個比較特殊的記憶先記在這裡。
我們去梅花湖騎電動腳踏車。颱風掃過的日子有風非常涼,沒騎過摩托車的我用手發動腳踏車還蠻威風的。但是走完吊橋回來,卻發現車沒電了,試了幾次之後只好和以柔用踩的,可是一下還真騎不動。 爸爸二話不說就跳下去推車,展現英勇的男子漢本色,果然車子少了他的重量,加上他推的動力,車子就開始動了。我和以柔一邊大笑一邊大力踩,很快就到了下坡,接下來到平地,藉著下坡的動力又順利的踩了不久,就回到了租車處。我們開玩笑說要扣錢,爸爸又跳下車從後面推,說要推給老闆娘看,才知道我們的苦境。沒想到老闆娘輕描淡寫的指著我的座位下方的一個鑰匙說:「你有重新發動嗎?」吼,沒有人跟我說那個鑰匙所在,也沒有說停久了要重新發動!不過有機會見到英勇的爸爸推車,還是笑意猶新。
(爸爸豎完大拇指後,就發現車子發不動。)
旅行中,最喜歡的地方不一定是有名的觀光景點,而是不期而遇的地方。這次我們包車到處走走,有時候看到有趣的地方決定去看看,反而因為舒適而停留的最久。我問爸爸這次旅行最喜歡的地方,他說的跟我想的一樣,是梅花湖上方的道教總廟三清宮,以及玉蘭茶園。這兩處都是在山坡上,居高遠望,蘭陽平原一望無際,而且涼風徐徐,尤其在茶園的涼亭裡,我們賴著都不想走了。
(從三清宮俯視梅花湖,才能見到梅花的模樣。)
(待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