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次帶以柔回台灣,她才一歲四個月。剛會走路的她,一下子就迷上台灣的花花世界,我們上街,她會直接把我拉進麵包店;媽媽家通到曬衣間有個門檻,本來要低下身爬過去的她,後來也可以大膽的跨過去;但是最重要的改變,是可以和媽媽睡同一張床,這是從小睡嬰兒床,而且四個月大就被推出去自己的房間睡的她,從來沒有嚐過的滋味。
以前上床時間到了,我通常將她往床上一放就走了,她自己玩玩就會睡著。但是在台灣,大床寬廣沒限制,她忽然決定媽媽要陪她睡到她睡著為止,我只要一走她就大哭。對從沒有做過陪小姐睡覺這檔子事的我,實在是苦差事,毫無睡意的我面對她躺在床上,看著她沉重的眼皮越來越低,長睫毛搧呀搧的,但就是不閉上,我的眼前似乎出現一個沙漏,沙子紛紛落下,無止無盡永遠也不會結束。怕她無法專心睡覺,下床把房門闔上,沒想到小妮子爬下床,把門開了以後又爬上來躺下,原來她要開門睡覺,不會說話的她,只有在能自由進出的床上才能自由的表達意志。就這樣,我每天耐著性子陪她躺著等她睡著,有點擔心回到美國她會不習慣自己的小嬰兒床。
回到美國的第一晚,我照例親親以柔,就把她放入嬰兒床,她居然也就馴服的待在床裡,沒有預期的反抗。她上床後,經過長途飛行的我,疲憊地把自己往床上一丟,就睡著了。半夜十二點的時候,以柔開始哭。V不願意吵醒我,逕自到嬰兒床將她抱起,沒想到她一被抱起,就掙扎下地,往我的房間跑,直到看到V為我緊閉的房門才停住腳步,這時V也把她抱起,跟她說媽媽很累不要吵她,就把她又抱回床上,沒想到她一被放進床又開始嚎啕大哭,抱出來以後又往我的房間跑,這樣來回折騰幾次,V終於放棄,將她帶進我的房間,把她遞給我:「我想她是要找你。」果然以柔到了我的懷抱,就乖巧的一點聲音也沒有,媽媽溫暖的懷抱是她一趟一趟過來的目的吧。我把她放回床上,沒想到她一碰到床就大哭,這是以前從來沒有的現象,我終於懂了,原來她不願意自己睡。無法可施,決定把她哄睡了再放回床上,於是抱著她在她房裡以前用來餵奶的搖椅上哄她睡,放她上床時,她一驚覺回到自己的小床就哭了。
以柔一直是個好帶的嬰兒,除了最前面兩個月吃不多,每兩小時要餵一次母奶之外,她總是知道如何自己入睡,晚上從不吵人的,因此這個晚上的執意與彆扭,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但是我的脾氣與她一樣直拗,聽過太多嬰兒因為某種原因(例如生病)與媽媽同睡,爸爸就從此被踢出房間的例子,因此我不想讓她養成習慣。幾次來回,我決定不再去抱她,放上床以後就將她房間關上,以柔因此更是扶著嬰兒床的欄杆扯開喉嚨大哭抗議。聽她哭得聲嘶力竭,心中不忍,也離不開她的房間,遂在她的房外倚著牆壁坐下,決定她還未入睡以前,我也不離開。「以柔,你哭多久,媽媽就陪你多久,只是你一定要習慣自己睡呀。」我在心裏默默對她說。
忽然房裡的哭聲多出一個聲音,先是嘴唇緊閉的M聲,拉的長長的,而後又發出一個「阿」的聲音。以柔一次一次的發出這個聲音「M-----A」,我原本將頭埋在膝蓋上,反覆聽到這個聲音不禁抬起頭,顫聲問也陪在房外的V:「這是在叫我嗎?」十六個月大的以柔不會說話(她的媽媽更厲害,兩歲才開口),在台灣的時候不知有多少人誘導她講話,但是她發的聲音總是不對。飛過半個地球,被剝奪與媽媽同睡的權利以後,她居然聲嘶力竭地叫出媽媽二字,夾雜在哭聲當中倍加急切。
任何一個媽媽,聽到女兒第一次說話,而且是叫自己,一定會衝進去把她抱起來又親又吻吧?但是我沒有。我只是麻木的坐在她的房間外,聽著寧靜深夜中放大分貝的M----A, M----A,一次一次的撕裂我的心,我只是想著,如果進去抱她,只會給她希望,這一夜誰也別睡了。
我就是這樣一個務實無情的媽媽,因此養出一個容易認命的女兒。那晚以柔只哭了二十分鐘就睡著了,一夜無事。第二天後,她就開始說話了。
這以後,我每年都帶以柔回台灣,幾個禮拜後再將她從台灣的花花世界帶回來。我自己因為常常有長途旅行的機會,調時差對我輕而易舉,只是若有以柔同行,調時差就成了揮之不去的惡夢。
通常往西飛行回台灣,我們只是起得早一點,晚上八點會想睡,此外倒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回美國後,幾乎每個晚上都與不想睡覺的以柔奮戰。
我們可以撐到十點才上床,但是到了半夜一點左右就會醒來,大人還能告訴自己翻身繼續睡,但是清醒的孩子不知道該試著睡覺,只會跑來告訴我她睡不著。聽說過很多朋友回來以後陪著孩子白天睡晚上玩,一個禮拜都還改不回生物時鐘。要上班的我無法如此,以柔來了我就把她帶回她自己的房間,她來幾次我就帶她回去幾次,後來我反正也睡不著了,就睜著眼睛等她來,還不到我的房間就先攔截她,把她轉身帶回去,如果她和我的房間之間是一片草地,一個晚上下來一定被我們踩成一條路了。
一年一年我們如此重複如此的把戲:以柔來找我,我把她帶回房間,只為了強調回來就要睡自己的房間。只是隨著以柔長大,我漸漸無法擋駕她愈加堅強的意志,我開始向她抗議:「你如果醒來睡不著,去找把拔,不要找我!」可惜某些事是媽媽的專屬,例如不眠的夜。直到去年,數個不眠的夜與困倦的上班日後,我終於投降了,將把拔扔出去,以柔收進來,躺在媽媽旁邊的以柔,即使醒來也失去要找媽媽的動機,因此能很快入眠,我們倆終於睡個好覺。
這才了解,以柔總也調不來的時差是有雙重原因的,一方面是時差,但是更重要的是她想念媽媽的體溫,促使她一次又一次的起床找媽媽,越起床就越睡不著,惡性循環下就再也無法入眠了。
今年我決定,回來後的前幾天,把拔暫時去睡客房,等以柔時差調回後在各睡各的房間。果然,睡在媽媽身旁的以柔,即使醒來也是靜靜的把玩手指,不吵媽媽,靜靜的躺著,不久就睡著了。有時我們倆都睡不著,就把電燈打開,各捧一本書靜靜的唸,半個鐘頭後再熄燈睡覺。這樣進行兩天後,以為時差調過來了,就把以柔踢回自己的房間,沒想到如此換來極大的抗議,她說自己睡會害怕。哈哈,她從小就自己睡,房間又不是全然的黑暗,何怕之有?不過是想換取媽媽同情的藉口,但是一夜下來,她又是一趟一趟的來,不是睡不著,就是作噩夢,我問她要不要馬麻陪睡一下,果然我一在她身旁躺下,她就安心的睡著了。白天的時候,我問她:「你就是想跟馬麻睡,不見得是有時差,對不對?」她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
幾年前堅持照書養孩子的我,終於了解有些事情是不用堅持的,如果孩子想和我多睡幾天又何妨?畢竟,孩子想和自己睡的日子有限,而時差呀,總有一天能調會來的。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