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一篇寫以柔上了高三,得開始準備SAT的考試。這個禮拜我們又多了一件事。

 

升大學要考的SAT,還有科目選項(Subject Tests),這些Subject Tests是自由選擇的,不一定要考,但是若有好成績,可以讓未來申請的科系單位做參考。這些考試科目包括數學、 美國歷史、世界歷史、物理、化學、以及各種不同的語言測驗。

 

我想,以柔說了一輩子的中文,也有基本的讀寫能力,不考中文不是太可惜了嗎?我問她有沒有信心去考,要不要買本參考書來練習看看?以柔不屑地說:「SAT的中文是考那些修了三四年中文課的人,他們連『再見』都說不標準耶。我不用練習啦。」哎唷,居然這麼有信心!

 

雖是這麼說,我還是不放心,決定去找點考題來讓以柔試試看。

 

於是我上網去College Board(主辦SAT的機構),去看中文到底在考什麼東西?

 

中文的SAT包括三部分,第一是聽力測驗,再來是中文的用法,最後則是閱讀能力。網上貼一些範例,我就印下來讓以柔試考看看。

 

聽力測驗是要自己帶CD player放考試題目來聽(這年頭誰會有portable CD player?),但是老媽來唸也是一樣的。

 

我坐在沙發上拿著試卷唸,以柔懶懶地斜躺著聽,她的態度也太輕鬆了吧?

 

才唸完第一題,以柔就大笑:

 

不過也有比較複雜的:

 

再來是閱讀測驗,先考的是使用中文的能力。College Board體諒全球的「中文人」使用不同的中文版本,因此考題有四種不同的書寫方法:繁體字、簡體字、漢語拼音,以及注音符號。考生可以任選一種自己熟悉的版本來回答即可。

 

以柔的中文是由注音符號開始的,(見“以柔的中文里程碑”),她才三四歲的時候,我就從台灣買了一個大大的木造拼字板,讓她將一個個的注音符號放入,這樣學會了ㄅㄆㄇㄈ。每次回台灣,我都不厭其煩地帶回一本本童書,讓她藉著注音符號的拼音朗讀,自然地學會了繁體中文。另外,在張老師的學校也有寫作的練習,只是近幾年已經少有讀中文的機會。不過她和我傳簡訊都是用注音符號拼音打成中文(見“女兒與母語”),她給台灣親人的生日卡片、或是給任何「中文人」的謝卡也都是以中文書寫。她會先將想寫的話用注音符號輸入電話,有了中文的版本,再謄寫到卡片上,因此就算無法直接寫出來,只要有選項還是找得到正確的字。

 

本來擔心如果SAT用的是簡體字,以柔可能會沒輒,沒想到College Board這麼周到,有四種選擇,那麼以柔可以用繁體字或是注音符號慢慢拼,沒問題的。

 

 

範例的題目還算簡單,因此以柔讀繁體字就可以解答,不需用到注音符號:

 

 

最後的一部分考理解能力,範例得讀繁體或簡體中文來回答問題,不知道正式考題有沒有拼音的輔佐呢?可憐以柔不熟悉大陸的講法,讀不懂「老王」是什麼意思,我解釋那就是「王先生」的意思,只是我們臺灣人很少這樣稱呼。

試考之後,以柔覺得大致都還能應付,遂決定去報名十一月份的考試。然而我也升起一點「養兵千日,用在一朝」的唏噓之感。以柔沒有所謂學中文的刻板經驗,我們不過是從她出生起,每日不間斷地用媽媽的母語溝通,甚至現在寫紙條或是傳簡訊都還是用中文。考SAT不過是覺得不考有點可惜,到底申請的大學會如何認真地參考,也很難預料。

 

不過考試以前,多讀點中文未嘗不好。我忽然異想天開,小城裡有個童言童語的專欄,裡面的文章用字淺顯,紀錄的也都是有趣的對話,也許可以讓以柔讀讀,多認識點新的字也好。這不也是當初寫部落格的用意嗎?如果準備考試的過程,能讓母女多些浸淫中文的樂趣,未嘗不是意外的收穫呢?

 

畢竟,中文對於以柔並不是外語,而是她和媽媽的共同語言呢!

 

 

延伸閱讀:

2006年:雙語之家

2007年:馬麻英文

2007年:馬麻英文(續篇)

2009年:中英拉鋸戰

2009年:以柔的中文里程碑

2015年:女兒與母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nine 的頭像
    Janine

    小城故事

    Jan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