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感恩節(Thanksgiving)又到了。同事們都在互相問著:「感恩節你要烤火雞嗎?」好玩的是,許多人將去拜訪父母或兄弟姊妹,似乎要烤火雞的人比較少,而我,是屬於少數年年烤火雞的人,而且請的客人一年比一年多。總會被問到:「要準備那麼多人的菜,不緊張嗎?」
其實,請美國式的客,比請吃中式的要簡單多了。西式的菜大多能事先準備,而且切洗不麻煩,不像中餐不但重視刀工,許多菜還得現炒現吃,講究的請客是一道一道上菜。小時候回祖父母家,燒菜的女主人(通常是阿嬤和嬸嬸)在我們大快朵頤時,還在廚房裏忙碌,不斷端出一道一道熱騰騰的菜,嘴上還熱心的招呼我們快點趁熱吃,客氣的客人會請女主人快坐下來一起吃,但是她們通常都得等到菜都上完了,才能坐下來吃大部分已冷了的菜餚。

美式的菜通常用到烤箱,幾個鐘頭前把主菜送進去就幾乎沒事了,其他副菜的準備程序也較簡單,因為西式的吃法用刀叉,吃時再切就行,所以準備時較不費工夫。記得有一次洗豌豆(String beans; 長條的),去頭尾後就順手把豆子折一半,忽然聽到Valley大叫:「妳弄斷了就不好看了!」這才發現他們西方人吃豌豆要一條條長長的擺在盤子裏才漂亮,反正要吃時再用刀子切就行,而中餐用筷子,豌豆當然要折短點,送入口裏才斯文呀。這就是為何目前為止在家請客一律西餐招待,一方面省事些,一方面藏拙。

感恩節是星期四,前一個週末我們就事先把菜單擬好,其中的幾道菜是年年都要有的:火雞、stuffing(塞火雞肚裏的填充料),還有甜薯、玉米,這幾道菜都是早期由婆婆傳授秘訣,我乖乖作筆記,然後如法泡製,後來她在感恩節來訪,更是親手指導。不過今年請的朋友許多去年也都來過,總不能吃完全一樣的菜色,剛好紐約時報有一篇文章專門介紹感恩節可做的蔬菜,我看了兩篇喜歡的就決定試試看。現在想想這樣實在有些冒失,也沒嚐過滋味,更不知道第一次做會不會成功,就貿然拿客人當試驗品,不過這些都是相熟的好朋友,我想就算失敗了,他們也應能體諒才對。

感恩節當天,算算一隻重二十三磅的大火雞起碼要烤六到七個鐘頭,甚至更久,於是早飯過後把stuffing調好味,塞入火雞肚裏,皮上塗奶油,灑上鹽和胡椒,就送入烤箱。午飯後我才著手準備其他的菜。甜薯和玉米可以事先做好,要吃之前再送入烤箱(屆時火雞已拿出來了)或在爐上熱一下即可。另外的蔬菜則先洗好切妥,照食譜寫的,豌豆先丟到滾水裏,短時間裡顏色變深點,但還清脆時就撈起來,等下鍋時就不用炒太久,和其他配料混合均勻及熱了就能起鍋。另外買的一種綠葉紅莖的蔬菜,英文叫chard,顏色鮮豔,聞起來稍微有些辛辣的味道,到時候炒好再灑上前幾天已用醋和香料醃好的紅洋蔥,顏色一定漂亮。

放上一片喜歡的CD,輕柔的音樂隨之飄出,站在水槽前洗一大袋的蔬菜,望著窗外的藍天及隨風搖擺的樹,後院的落葉被風颳起來又翩翩落下,點綴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燦爛的陽光照進來,暖暖的特別舒服。我小心地把蔬菜葉上的土沖掉,水龍頭的水嘩嘩啦啦響著,好像又將我帶回和Valley的第一個家,那個廚房小的多,可是窗外總傳來溪水的潺潺聲。我們的第一個感恩節,特地去買了一個雞胸,還決定自己做起司蛋糕,兩個都不會做菜的人,居然決定先烤蛋糕,結果蛋糕出爐時太陽也快下山了,才把雞胸放進烤箱,完全不知雖是小雞胸也得花好幾個鐘頭才能好,等到飢腸轆轆,雞還是沒烤好,兩人商量是不是要去麥當勞買漢堡,可是又不甘願,我還提議要不要先吃起司蛋糕填填肚子,可是馬上被Valley否決,因為他拒絕正餐前先吃甜點。現在也記不得我們多晚吃到火雞,只記得那頓飯完全沒有預期的溫馨或羅曼蒂克。

幸好我們並沒有被那狼狽的經驗嚇壞,此後每年感恩節還是年年烤火雞,先是兩口子自己吃;後來公公婆婆來,四個人圍著平常是書桌,有客人來可以變成餐桌的小桌子吃飯;膽子大點了也開始敢邀請好朋友來,直到今年是最多人的一次,總共十位大人、五個小孩。

總說歲月如斯,我想我的感恩節餐桌前逐年增加的人數,就紀錄著歲月的痕跡。

朋友們在約好的四點以後就陸續到達。美國人感恩節的習慣通常是很早吃火雞大餐,看完每年傳統的美式足球賽,大約是兩點就能吃了,份量多吃的慢,然後當晚就不吃晚餐了。這次除了Valley的妹妹,我們請的都是台灣或大陸的朋友,我想要大家兩點吃晚飯可能沒人能習慣,可是還是約他們早點來先聊天,小朋友也可以先玩。四點以前主菜都已煮好,蔬菜等要吃飯前再很快的炒一下就行。我把圍裙脫下,回房間把臉洗了,換上乾淨的衣服,就下樓來準備當個襯職的女主人。這是另一個我喜歡請吃西餐的原因:用餐前要做的事大都已準備妥當,能夠品著Valley配的雞尾酒,悠閒地和久沒見面的朋友談天說地。

吃飯時大人在正式的餐廳用餐,小朋友則在我們平常使用的餐桌上吃,雖然廚房和餐廳有一門之隔,但是小朋友的歡笑聲還是不時傳來,他們吃完了就開始玩耍,不知哪裡找來一隻竹馬,四個人騎在上面順著家中的走廊一遍一遍的跑,嘻嘻哈哈的笑個不停;後面還跟著一個最小的,雖然還無法加入大孩子的行列,但是跟在後面跑一樣笑呵呵地很開心。

望著這些歡樂的孩子,不禁想著,請客聚會,雖然吃飯是主要目的,可是多年過後,記得的到底是菜餚的味道,還是聚會當天的談話內容?或者,當一切回憶沉澱之後,留在心底的,只是這些生命中相遇過的臉孔及笑聲?

是不是因為這樣,我才會年年在這個應當感恩的節日準備火雞大餐,邀請有緣相聚的朋友來家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nine 的頭像
    Janine

    小城故事

    Jan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