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公司位於哥本哈根的近郊,沒幾年就要去一次,頻繁的時候每年甚至去好幾趟,最長也待過將近三個禮拜,該去的近郊早已玩遍。 這次因為友部門在外開會一天,邀我去參加,順便又多留了兩天與同事們交流。雖然是熟悉不已的城市,因為某些原因卻增加了一些新鮮的經驗。
「友系」每年都會選一個就近的地點開一天的會。之所以選擇不在公司開會,是因為換一個新環境比較能夠跳出平常思考的框框,也安排了一些不同的議題拿出來討論。
我們開會的地方叫做Hostel,這個名字可翻譯成青年旅社,指的是廉價的旅館,通常多人分租一個房間。我們住的hostel是在野外的木造房子,有會議室,也有用餐的地方,宿舍則是散在野外的草坪當中,有小學生來這裡戶外教學,四個人住一間。我的房間有兩張雙層床,還好自己住一間臥房,但是浴室只有提供肥皂和一條毛巾,其他的設備都免了。
五月天了,已經出現過溫暖的氣候,但是我拜訪的這個禮拜氣溫又降低,還刮著冷風。幸好晚餐後風勢稍減,不影響飯後的戶外活動。
我們升了營火,開始烤麵包。在美國的類似活動叫做S'More,將棉花糖串起來,在火上烤到兩面焦黃,中間變軟,然後夾在兩片餅乾中吃。丹麥人營火旁烤的則是實實在在的麵包。
先把不鏽鋼棍子的前端在火上烤熱,這樣子等一下裡面也比較容易熟,將揉好的麵團裹上不鏽鋼的棍子,尤其最頂端要包好。然後大家圍著坐在火邊烤麵包,等到麵包外層成為金黃色,捏起來也夠硬,應該就是熟了。如果夠熟,將麵包抽出來,棍子會是光滑的,反之若是沒烤熟,生麵團還會黏在棍子上。
通常烤完麵包,就可以把果醬舀到洞洞裡面夾著吃,但是我不喜歡甜的口味,所以不加果醬,吃麵包的原味,這讓我的丹麥同事們感到匪夷所思。熱騰騰的麵包,外面脆,裡面甚是柔軟,美味極了。大家圍著營火,感受到紅色炭火的溫度,一搭沒一搭地聊天,真是增進感情的好機會。
說到吃,我來丹麥最期待的就是早餐。其實飯店的早餐很普通,但總有許多麵包的選擇,一大塊麵包隨你切,再加一片起司。只是我太喜歡麵包的口感和滋味,常常捨不得連著起司一起入口。
我也喜歡吃他們的優格,美國通常是賣一小罐,而且加了口味,這裏則是一大碗的原味優格,有的比較濃稠,有的比較稀,隨你舀多少都可以,上面再隨意加任何配料。
麵包、起司、蔬菜、優格,最後再吃點水果,就是心滿意足的早餐了。
總公司最近蓋了分部,大夥兒才搬去。Hostel開完會後,我去新蓋好的分公司拜訪了兩天。新的建築物裡面的設計,新穎又有永續的概念,值得紀錄。
公司蓋附近都還是草原,現在野花盛開,十分美麗。
每一區都有喝咖啡、放鬆與交流的地方,不過笨重的咖啡機都藏了起來,只要在iPAD上點要喝什麼,就馬上流出來。可以選咖啡、espresso、拿鐵、熱牛奶、或是泡茶的熱水都可以。
這是個水槽,洗手就拉上面的槓桿,若是要喝水,按鈕有冷水、室溫水,以及氣泡水的選擇,然後水就從另一個出口流出來。搬入新家的禮物是一個水壺,上面貼紙有寫每個人的名字,因此大家都拿水壺來裝水,不需要另外洗杯子。
連廁所沖的水都是從雨水接來的。
我們公司摒棄一間間的辦公室,所有的辦公桌都放在開放式的空間,並且沒有分派給任何人。每人都有一個儲物櫃,隨身物品可以放裡面,因此帶去辦公桌的只有自己的筆電。有三種不同的工作空間,第一種是合作的空間,坐在這區的人可以隨意討論,不用控制聲量;第二區是給需要專心於自己工作的人使用,但是只要放輕聲音,還是可以商量公事;第三區是靜音區,如果需要寫報告,或是非得專注不可,就來這裡辦公,沒有人允許在這裡講話的。這也讓我想到,丹麥的火車也有靜音車廂,坐裡面不許互相交談。尊重別人的權益,在這裡無所不見。
每天上班都坐不同的桌子,身旁的同事也無從選擇,這也能促進合作的機會。另外,若是需要離開超過兩個鐘頭,就不得繼續佔用書桌,等回來再找不同的座位。
開放式的辦公空間以外,還有許多大小不同的會議室,能有討論的機會了。最可貴的是,在這裡工作的人,無論是最高階的主管或是最底層的技工,大家的待遇都一樣,沒有自己的辦公室,因此很多時候高階經理就坐在你身邊,也是打破階級的理念。
丹麥這個國家雖小,但是社會主義下,雖然税很高,但是最終目標是照顧每位公民的一生。我們公司的目標摻雜了許多永續的觀念,在這個新建築裡到處可見;不安排書桌,顛覆了每個人需要自己空間的構想,試圖製造更多合作互補的機會。這樣的安排使同事們都得放棄讓自己感到歸屬感的書桌和辦公室,似乎是很大的賭注,但是目前搬入的同事們都尚能接受新的文化。
我總是喜歡這個清新乾淨的國家,而我的公司也是藉著不同的機會做改革,新分部更是加入一些社會永續的概念,刺激大家不斷改革,至於這樣的實驗是否會成功,拭目以待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