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柔這個夏天學游泳,她學的那半個鐘頭,我就坐在游泳池旁等她。
 

這天聽到她的老師在池子裏一直叫以柔Val,覺得好刺耳。當初取她的英文名字,除了有name after grandma的意義,主要是因為我喜歡它三個音節的清脆響亮:Va-le-rie。莫名其妙被縮短之後,名字的韻味全消失無蹤。
 
晚飯時忍不住跟V抱怨以柔被亂叫名字這事。他很感慨的說,美國人就是這樣,為了增加親密感,有時擅自刪減別人的名字,也不管當事人是否願意。他有一個朋友,自我介紹都是Stanley,偏偏總是被人回叫Stan,另一位朋友希望被叫原名Robert,可是不知不覺就成了Bob
 
我們才在振振有詞地討論這事,忽然一個小小的聲音傳來:「是我要老師這樣叫我的。」我把臉轉向這聲音的來源──餐桌上坐得矮矮的以柔,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說什麼?!」「老師問我喜歡被叫Val還是Valerie,我說Val。」原來我這廂義憤填膺,全是庸人自擾。剎時間,有許多話想跟以柔說,告訴她Valerie這個名字有多麼好聽,被拆一半就不對勁了;還有爸媽在Baby Names的書裏,V開頭的那一頁中,媽媽如何一下就愛上了Valerie這個名字。
 
這麼多話想說,可是看到她無辜的神情,又憶起自己的過往,這些話就硬生生地吞回去了。
 
小時候,我也是不喜歡家人叫我的方式。
 
家人及親戚一向都用閩南語叫我阿慧,平時一起玩的鄰居玩伴也是隨著我的父母這樣叫我。只是這些孩子發不成台語「慧」的音調(Hui,平聲),所以到了他們口中就變成輕聲的Hui。上了小學,發現其他同學在家都是被叫「小」什麼,我心下覺得那樣叫多麼有氣質呀,相形之下我這個阿慧多麼土!於是作文時我就擅自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小慧,文章裏常出先如此的字句:「媽媽說:『小慧,快來吃飯了。』」現在回想,我的小學老師都認識媽媽(媽媽以前也在同一個國小教過書),知道我在家裏決不可能是被叫「小慧」,竟然也沒有拆穿我的西洋鏡,真是宅心仁厚啊。
 
儘管在作文裏造假自己的名字,我心裏還是不平衡。有天實在忍不住,問了媽媽:「你看,我們北部或南部親戚中的小孩,都一律用閩南語稱呼他們的名字,為什麼就只有我和阿雋(我弟弟)用阿這個字當小名?」媽媽聽我如此迫切的質問,笑笑的說,她年少時唸袁枚的祭妹文,文裏用的稱呼都是阿什麼,所以她想,古時候的文人這樣用阿這個字,一定是很有學問的,因此才這樣取我和弟弟的小名。
 
還記得聽到媽媽的告白,又是感動,又有些啼笑皆非的心情。原來這個一直被我嫌不夠有氣質的小名,居然和袁枚的祭妹文有關聯?
 
我這個媽媽,年輕時以多愁善感又愛哭(讀小說或看電影都能哭得唏哩嘩啦)著稱。她又非常喜歡唸書,以至於她受日文教育的姊夫,竟然委託當初還在唸高中的小姨子幫他的孩子取名,媽媽居然也不畏重任,在後來的許多年中為陸續到來的七位外甥及外甥女取了名字。年紀輕輕就為人取名,而自己到三十多歲才生我,想來媽媽當初為我取小名一定慎重不已,才會從古文中得到靈感。
 
那次的對話之後,我終於坦然的接受阿慧這個家族中用的小名,不是因為那是很有學問的名字,而是感念媽媽當初幫我取這個小名的用心。
 
成長的時代,不像現在學校同學之間都一律只稱名字,在班上我們總是連名帶姓的稱呼同學。現在有一位國中同學也住在同一個小城,我們還是習慣互叫對方全名,這樣的叫法在別人聽來可能有些突兀,其實只有這樣的叫法才能連接我們的過往,如果只叫名字,反而像在叫陌生人似的彆扭呢。
 
上了高中,不知為什麼,或許是班上同學覺得我的姓與名字連起來叫太礙口,紛紛自動把我的姓拿掉,只叫名字,這在習慣連名帶姓地叫人的當時,是蠻少見的。被班上同學這樣親密的叫著,我心中竊竊地歡喜。只是,後來連別班的人也這樣稱我,就有些奇怪了,又不是很熟,為什麼只叫我名字?直到有天,隔壁班一位同學跑來,驚訝的問:「你你你…..你難道不姓『常』嗎?」我聽了笑到腰直不起來,原來一直他們這麼親密的叫我,只因為他們以為我姓「常」名「慧」!好不容易直起腰來,我假裝板著臉回答:「第一,我不姓常。第二,你的『常』字弄錯了!」不過,一切釐清以後,也沒見他們把我的姓加回來呢!
 
出國後,我終於開始用姓名中一直都是我的first name的英文名字,那是我在美國出生時媽媽取的。這個名字不太常見,害我每次在電話中拼名字總要解釋好幾次,而且常被發錯音(我的名字重音應在後方),不知媽媽當初為了什麼喜歡這個法文系的名字?剛來上英文課時,老師點到我的名字就自然而然的把頭轉向法國來的同學,直至看到我這個黑頭髮黃皮膚的亞洲女生靦腆地舉手,總會露出有些訝異的神情。
 
到了美國還是勤於寫信,有一次收到朋友的回信,信末寫著:「要當美國人啦?怎麼你的信尾簽Janine?」那段來美國的適應期過得相當不快樂,可能是沒細想就順手把我的 “business name"簽進去了。於是每年當我在賀年卡的下方簽自己的名字時,總會先想一下,對方是如何喊我的呢?這時,收信人叫我的聲音就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來,在想像的語調中感到無限溫馨。
 
也許,名字對稱呼的人意義更要多些吧。成長的過程中,無可避免的會增加許多別名,而每一個小名後面一定又多了一些故事與記憶。所以,還是不要再對別人如何稱呼以柔庸人自擾了吧。她遲早會多出許多暱稱,尤其現在的網路世界,多少人躲在自己取的代號之後,虛虛實實,也許她以後也會多出許多自己取的名字呢?那又不是我當初幼稚的「小慧」可以比擬的了。我是不是反而應該拭目以待,看看Valerie這個響亮悅耳的名字,還能演唱出多少變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nine 的頭像
    Janine

    小城故事

    Jan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