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已經一陣子了,我常感到一絲絲的消沈。

 

我在目前的職位已經待了一陣子了,自己的角色捉摸地很清楚, 屬下與我的互動也都熟悉,工作的挑戰雖然層出不窮,因為大家同心,最後總也能有成果。表面上這個職業的薪水優厚、福利周全,雖然每日工作忙碌,但也能兼顧家庭。然而我卻越來越沒有幹勁。也許同一個單位待久了,自然會有倦怠症,甚至升起不如歸去之感。

 

不過我是個盡責的人,該做的事仍然全力以赴,我以為這樣子應該遮掩地很好,但是與我長期工作的同事還是察覺出來了。有兩人分別問我還好嗎?我說怎麼了?他們解釋我以前總是精神充沛,有任何困境都一馬當先、不畏艱難地盡力完成,就算所有人都說不可能的時候,我總會給與正面的影響,並帶頭做榜樣。但是最近我似乎很容易就放棄了,也不會主動攬事來做,為什麼變得比較消極呢?

 

他們的問話,讓我覺悟到自己的落寞心情已然顯現在行為當中。那麼,不找出口是不行的了。與其默默地讓焦慮沖蝕身心,還不如化為行動力。

 

我審視自己這幾年來累積的經驗,問自己未來想要做什麼。也跟老闆溝通,希望能夠有新的挑戰--無論是專業或是人事,我都願意接受轉變。

 

二月底的時候,先有了第一個轉機。

 

老闆將我推薦去參加一個領導人專訓的活動,但是不像以往的集訓, 聚會幾天後就鳥獸散。這個訓練是給我們公司中實際的商業案例(business case),同組的成員在七個禮拜中整理出結果,再回來報告。這段期間由副總裁監督,也有人事部門的同事輔導,可能也有觀察我們個人表現的意味。

 

四月底是第一次的集訓。總共十二位成員,來自不同的部門。我平常只跟研發部門的同事有來往,這次來參加的還有業務發展(business development)、營銷(marketing)、生產(production)、法律、傳播(communication)的主管,與他們的交談當中學到了許多新知識。來參加課程的還有幾乎與我們同人數的副總裁們,他們在繁忙當中還能抽出兩整天來陪我們受訓,證明在我們身上下的功夫,如此,更不能辜負期望了。

 

我們被分成三組,每組有各自的案例要研商,也分到兩三位副總裁和一位人事主任,他們算是我們的贊助人(sponsors)。我這組的另外三位都是男士,從事於業務發展、研發、以及法律,大家的特長都是不同的領域,因此我對他們的專長都有學習的地方。拿到的案例是我們專業範圍以外的,於是先跟贊助人澄清幾個重要的問題,確認他們希望解決的到底是什麼。再來就是我們自己討論,決定如何一同合作。

 

梅克斯從事業務發展,常常跟客戶交涉。他先聲明因為他的職業所需與個性,很容易就會擅自做決定,他知道這樣的傾向對合作有損,因此希望我們約束他,別讓他帶領火車衝過頭。他的英文帶有濃濃的阿根廷腔,宏亮的聲音一下就能吸引人的注意,想來在談判桌上應該是有力的代表。

 

麥克是律師,專門處理公司的法律業務。許多年前我跟他合作收購一個舊金山的初創公司(startup),只有短暫接觸,這次見面覺得眼熟,才想起之前的合作關係。他的談吐斯文,用詞都是經過思慮的話語,很容易令人信賴。

 

比爾是與我同行的研發主管,他和梅克斯是另一個方向的極端。他講話緩慢、聲調柔軟,感覺是個好相處的人。雖然外表沒有任何鋒芒,他在研發上的成就顯著,是個底子很強的人。

 

我私下的評估覺得四人當中梅克斯的個性最強,我跟麥克比較中性,而比爾可能是最不堅持己見的人。雖然個性不同,但是大家都有合作的誠意,也希望藉由這個機會能夠讓自己更多磨練一點,不是只發展長處,因此我們一開始就先列出「團規」,希望每個機會都分工,也會給彼此誠實的評語,才能改進。

 

集會只有兩天,第二天的下午有兩個鐘頭可以開小組會議,先奠定了七個禮拜的大致計畫,前面兩個禮拜得用電話訪問許多各個部門的主管,蒐集意見。我們將十六個訪談分攤,每人會負責四個訪談,並且同意每個訪問起碼得有另一個人在電話上,幫忙記錄,其他兩人則有空就加入。我們將負責人叫駕駛員(pilot),輔助者叫做副駕駛(co-pilot)。每人都有機會當駕駛員,並且也有機會與其他成員搭配。我剛好帶著筆電,把Excel打開,裡面已經有梅克斯快手快腳組合成的訪談人名單,我依序將每個人的名字分批填進去,「副駕駛」也是平均分攤,很快地我們就有了訪問的依據。

 

兩天後我們各自回到家,馬上開了第一次的電話會議,這裡我們決定了訪談的大致方向,梅克斯建議直接在Outlook上給訪談者訂下訪談時間,就算他們都沒空,照樣隨便約一個時間,再讓他們來改。

 

這是我們第一次有了意見分歧。我平常的習慣是如果跟對方不熟,會先送一封信過去自我介紹,並請對方告知何時有空,才會訂時間。如果完全不認識的同事貿然跟我訂約會,我會有被冒犯的感覺。但是梅克斯不同意,他說這些都是忙人,寫信很容易就會被忽略,還不如直接訂時間,邀請信中寫明我們的動機就好了。

 

這時麥克就來做和事佬,他說大家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約,也許會有不同的領會也不一定。

 

那天是星期五,電話一放,梅克斯和麥克就紛紛送出訪談邀請,讓我有些心慌。我自己的工作還有很多得做,無法花時間做這項工作。我提醒自己別被牽動,原來的步伐是什麼速度,照走就是。我決定 當天先做份內的事,週末再來慢慢約。反正大部分的訪談對象都在歐洲,只要我星期天以前送出去,他們星期一收到就可以了。

 

等我開始約,才領會到梅克斯的策略之好處。這些被訪人行程的空隙不多,如果還要先寫邀請信,再來訂時間,也許合適的時間就不見了,因此我也直接訂時間。只有其中一位,完全找不到空檔,於是我就寫信邀請,並禮貌地詢問何時能跟他談話。果然他回信說未來兩個禮拜都在出差,只有某一天有時間,這樣我就能訂下時間了。

 

也許有些我平常覺得太莽撞(aggressive)的行為,其實更有效率。原來與不同屬性的人共事,可以踏出自己的框框。

 

這個禮拜開始,我們就開始訪問了。與歐洲同事連線,得在我的清晨時分,最早的是六點,七點鐘的也有。還好我向來早起,不算什麼。主要訪談的人負責詢問,其他人補問問題,或是幫忙做筆記,大家分工合作。訪問之後,將記錄整理齊全,寄給被訪者確認,補清任何不清楚的地方。再來就是節錄到總結處,做為最後分析用。

 

因為上班時間花了許多時間在這裡,份內的工作做不完,週末還得加班才能將事情做完。可是我一點也不在意,反而忙得很有成就感。

 

我這個年紀的朋友,有些人都已準備退休了,我卻覺得自己仍在往尖峰爬,能夠發展之處還很多。之前沒有繼續學習的機會,才會焦慮吧。現在有了全新的功課,與不同行業的同事共事,不但興致勃勃,也一定會全力以赴,在未來六個禮拜做出一些成績。希望能藉此踏出「舒適區(comfort zone)」,多嘗試一些以前遲疑不敢做的事,挖掘出一些潛能才好。

 

(訪問因為時間太早,都是在家裡進行。結束後只要不趕時間,就會帶Benny出去散步再去上班,也趁機鬆懈一下身心。途中聞到金銀花的濃郁香味,忍不住深深呼吸,將香味輸送到每一個細胞,霎時又有力量奮鬥了。)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