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仨一起旅行,不參加旅遊團,已經成了習慣。自己走自己看,可以隨喜好控制時間,喜歡的多逗留久點,不喜歡的就掉頭走開,累了也可隨性休息,我們喜愛的就是這份自由。我更發現,自助旅行因為沒有帶隊的導遊,得自己做功課,所見所聞更能深印腦海。我因為喜歡做這樣的功課,不知不覺地就成了這個三人旅行團的自助導遊。
 
做旅行的功課,旅遊書是不可少的。我已習慣買兩本不同性質的書。以理解性來說,我喜歡Eyewitness Travel,他們的分區介紹以地圖表現,重要景點則由箭頭連到實際照片,很適合邊拿邊走,特別容易找到目標。不過我還喜歡多買一本比較傳統性的旅遊書,裡面有較多實用性的介紹,和比較深入的描述,通常我會去書店翻閱,挑出比較喜歡的一本,這次決定用Fodor’s。後來發現多買這本是對的,例如裡面建議買Roma Pass去逛博物館及去Colosseum,省錢又省時,以及下午再去Vatican Museum看Sistine Chapel可以免去排隊的苦惱,都是實用的建議。
 
旅行前,特地重讀了Dan Brown的Angels and Demons,這書經由偵探小說的故事,描述許多羅馬的教堂與雕刻,我為此還買了“Special Illustrated Edition”,就是為了看那些細緻描述的照片,為之神往不已。這次能去羅馬,暗自決定要一一拜訪那幾個廣場和教堂,並在教堂中尋找書中的線索。於是重唸之際,就順便在旅遊書中找到Angels and Demons的景點,用Postit的書簽標下,到時候好一一拜訪。V看了我三本書被貼的密密麻麻,只能搖頭嘆息(還是嘆為觀止?)。
 
不同於參加旅行團,閒閒的等人帶就好,當自家的自助導遊得想好每天要看的景點。從丹麥飛羅馬的飛機上(我們先在丹麥陪我開會,再飛去羅馬度假),座位旁邊剛好沒人,遂將地圖在空出的座椅攤開,螢光筆和黏貼書簽也拿出來劃/貼重點,開始想第一天要去哪裡,距離又有多少,兩個鐘頭中完全沒休息,等到飛機降落,心中也有譜了。
 
不過排行程是片面的,要真正去玩才能測知團員“的接受程度,尤其團中有個十歲的孩子,更要考慮她的接受程度。例如我們先去Rome Forum,就是羅馬帝國時期政府所在地,如今雖只剩斷垣殘壁,但是看到聳立的石柱與城門,還是歎為觀止。成人能夠賭物思往,但是以柔需要更具體的實物來吸引她的注意力,她不懂這些石塊和只剩一半的破石頭房子有什麼好看 。說什麼以前是宮殿,但是除了幾條柱子,什麼都看不出來呀!大太陽下沒有遮影,更讓她不耐,一直問”好了沒?好了沒有啦?“好像帶她來看這偉大的遺跡是多麼”苦毒(ㄎㄛ ·ㄉㄛ)“的事。
 


Rome Forum)
 
但是到了Colosseum, 因為大部份的建築都在,以柔很輕易的就能想像古時候人獸在此鬥技的景象,因此雖然要爬很多樓梯,也還是沒有遮陽,她卻變得興致勃勃。看模型的說明,以前猛獸關在地下室的牢房裡,是如何被吊到地面,都看得津津有味。因此我開始明白,孩子的感受是直接的,有了具體形象,一切都好玩得多。
 
(Colosseum)
 
每次去歐洲,我總是喜歡往博物館鑽,幾百年前的藝術家,在畫布或堅石上詮釋一些故事,讓我百看不厭。若是知道背後的故事,整件作品更增加了生命。這次我們為了去看兩個Baroque時期的競爭對手Bernini和Borromini在Palazzo Barberini設計的樓梯,誤打誤撞地在博物館內看到Caravaggio畫的Judith and Holofernes,這張圖中的男人的頭被切下的剎那,手撐著床要掙扎起來,但頸中噴出的鮮血表示無以挽救;床前站著的女人一手抓著他的頭髮,一手持刀斬下,她身體往後微傾,又隱隱的蹙眉,與決絕斬下的手臂形成矛盾,反不如她身後的女僕的嚴肅表情來得堅定。我望著Judith的神情,深深為之吸引。這些畫大多與聖經故事有關,可惜我和V沒有涉獵,只好回旅館後查這是什麼故事。原來Holofernes是Judith家鄉的敵人,Judith這個寡婦進Holofernes的帳棚,趁他喝醉後將他的頭斬下,是典型的正義(即使是孱弱的化身)戰勝邪惡的故事。知道這個背景後,我們在後來的博物館內又看到無數的闡釋,有的是Judith提著Holofernes的頭,有的是砍下的剎那,女僕有時在後方,有時不在,特別有趣。
 
St. Peter’s Basilica(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時,我們匆匆走過教宗Alexander VII的tomb,待我將書中的介紹唸過,在抬頭仔細看,趕忙將父女叫回來,讓他們找找雕像奇特的地方。原來教宗雕像下的簾幕被掀起,露出死神的枯骨手持著一個沙漏(hourglass),表示死亡時刻已到。 Bernini當時已是80歲的老人,如此詮釋死亡,也是面對生命盡頭的昂然 。Alexander VII也是對死亡早有準備,他的棺材早早就讓Bernini刻好,放在他的房間裡,聽說他用餐的器皿都刻有骷髏頭。

 
(Monument to Pope Alexander VII)
 
梵蒂岡的St. Peter’s因為可看的東西太多,又見到婚禮和彌撒,對以柔都很有趣,但是下午去看Vatican Museum,她就非常無聊。即使Sistine Chapel有的米開朗基羅畫的屋頂和Last Judgment,這麼寶貴的藝術遺產,對她來說太遠看不清楚,又因為不知道亞當和夏娃的故事,就算媽媽指了半天也沒興趣。當天回家寫日記,她寫說看到世界最大的教堂,非常酷,不過博物館的paintings太多了,BORING!!!
 
以柔的心理我能體會,但是我覺得博物館不一定要這麼無趣,只要知道背景,許多雕刻都能像唸故事書一般好玩。於是我這個導遊更加發奮,每天回到旅館先將當天的照片紀錄歸檔,然後開始計畫第二天的行程,除了知道要去哪裡,還找相關資料,才能講給以柔聽。果然後來再去Musei Capitolini,以柔見到有趣的雕像,深感趣味。例如羅馬起源的兩兄弟Romulus和Remus是吃狼奶長大的,她就對這個She-Wolf 特別感到吸引。
 

 
 
這個小孩將腳掌的木刺拿掉的雕刻是不是栩栩如生?
 
當她見到這個猴子和玩蛇的小孩,馬上迫不及待做同樣的姿勢。



 
逛到後來,以柔忍不住告訴我,今天的博物館比昨天的好玩太多了,我問為什麼,她說,“因為有故事呀”。
 
這趟到羅馬,我最想看的博物館不是什麼赫赫有名的大博物館,而是藏在北方大片綠地中的Borghese Gallery。唸旅遊書時發現,許多Bernini的雕像都收集在這個gallery。這個博物館還不是想去就能去,要先預約,每個人給兩個鐘頭看而已。當我打電話去預約,已經排到三天後,幸好還進得去。這個博物館最有名的雕刻之一是Apollo and Daphne,是河神的女兒Daphne不願被阿波羅追上,祈求父親將她變成另一種形體,河神聽了他的禱告將她變為月桂樹。Bernini捕捉到阿波羅追上Daphne的那一剎那,貼著她的小腹的手接觸的已是樹皮,而她的手與腳也開始伸出枝葉,從三百六十個角度看,都是不同的震撼。我緩緩地地告訴以柔,丘彼得的惡作劇造成男愛女拒的悲劇,聽完故事後她再看著雕塑,眼睛閃著亮光,甚至開始指出雕像的細節。等我們走到下一個雕像,她看到David正拉著彈弓準備射巨人Goliath,馬上開心地告訴我她早就知道這個故事,我們看著抿著嘴的Davis和扯著彈弓的手臂,感到隱隱蘊涵的力量。再看雕像背後又是一個提著人頭的畫像,這次倒不是Judith,而是瘦弱的David提著巨人頭,也是Caravaggio畫的。
 
我們慢慢逛慢慢讀故事,以柔加入討論,錯過了午餐時間也不覺得餓。後來我問以柔,在羅馬最喜歡的三樣東西是什麼,她的回答是:Colosseum,Borghese Gallery,還有Gelato(義大利冰淇淋)。沒想到最初是”BORING!!!”的抗議,到最後居然喜歡上博物館,這就是我這個自助導遊最大的成就感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nine 的頭像
    Janine

    小城故事

    Jan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