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洗碗機

 

現在台灣的主婦們都很喜歡用洗碗機。在美國,洗碗機早已是廚房必備的用具,我們卻還是習慣自己洗。只有感恩節請客,鍋碗瓢盆很多的時候,才會動洗碗機,否則只是拿來晾洗淨的碗盤罷了。

 

去年感恩節之前,我們發現因為長久不用,洗碗機早就壞了,趕快訂一台,希望能在請客之前裝好。結果工人送來之後,發現我們原先的洗碗機是直接接到牆壁上(hard-wired),但是現在的洗碗機很少是賣那種的,都是插在插頭上,我們的電源規格不合,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新洗碗機又被原封不動地送回去。

 

接下來,找電工來幫我們裝插頭,又花了好久的功夫,十二月的時候好不容易找到一位,卻也要到一月中才能來幫我們換插頭,這才能重新訂購洗碗機,等到二月份才終於裝置成功。十一月就需要的東西,到了二月才裝好,效率實在不是很高。

 

記得二十年前去拜訪婆婆,就發現他們家都是用洗碗機洗碗。主要是因為公公退休了,都是在家用餐,剛好他家的刀叉碗盤都特別多,因此兩老養成習慣,用完的碗盤沖一下就放到洗碗機,集滿了才一起洗。

 

現在我都在家上班,跟V每日三餐都在家吃飯,既然有了全新的洗碗機,不禁想到是否也可以從此讓洗碗機代勞洗碗?

 

現在的洗碗機功能很強,只要食物渣清除掉,不需要沖洗就可以直接放到洗碗機,因為洗潔精是需要沾到油漬才能起作用,如果沖了反而洗不乾淨。而且許多碗盤一起洗,其實比分開洗更省水。傳統的觀念總是覺得手洗比較乾淨,以前在婆家把洗過的碗盤拿出來時,真的發現有些碗盤還要再刷一次,但是聽現在的洗碗機和洗潔精早已進步到十分沒有這種問題,因此我們決定來試試看,是否從此不需再洗碗盤?

 

剛開始用有點心虛,因為遵從不先沖洗的規定,東西放進去還沾黏好多東西,像是優格和肉汁都還黏在上面,盤子的距離又那麼近,真的有可能都洗得到嗎?而且髒碗盤累積到一定程度,打開洗碗機時會聞到異味,幸好關起來就聞不到了。我們大約三天就累積到可以洗,如果真的不喜歡聞這些餿食的味道,也可以集滿一半就洗,選擇“Half-load"的功能就好。

 

第一次洗,發現洗碗機很安靜,以前都會等上床後才啟動,現在既然這麼安靜,什麼時候洗都可以。兩個鐘頭以後打開來將碗盤一一拿出來的時候,心中不禁有些忐忑,裝得那麼滿,真的有可能洗乾淨嗎?

 

結果發現,洗好的器皿,無論是碗盤瓢盆或是玻璃杯,每一個都是亮晶晶的,之前的油垢或是沾連在表面的醬汁都已消失地一乾二淨,實在太神奇了。唯一的小缺點是雖然最後一步有烘乾的功能,但是如果碗朝下擺,碗底面的凹槽可能積水未乾,還有塑膠的蓋子有時候也還有少許水滴。但這很好解決,我們晚飯後洗,上床前已經洗好,把洗碗機打開,上下層都拉出來,第二天任何存留的水都已蒸發,就可以收了。

 

UNADJUSTEDNONRAW_thumb_13ed8.jpg

 

還有一些用了洗碗機以後附帶而來的優點。

 

最先只是尋找洗筷子的方法。洗碗機裝刀叉湯匙的籃子是無法放筷子的,因為它下面的洞太大,筷子會掉下去。但是筷子每餐都要用,如果不能洗就太可惜了。所以我買了一個小的不鏽鋼籃子,放到機器的角落剛剛好(見上圖的右下角,就是放筷子的小籃子),又去多買了一些可以耐熱的筷子,這樣就足用了。

 

另外,我也決定將廚房的子都重新整理,這樣子乾淨的器皿直接放到子就很方便。整理的過程也發現很多哩哩雜雜的東西早就不用了,還放在抽屜裡占空間,而且沒有妥善分隔,有些功能很好的東西因為被塞在抽屜裡層,反而沒用到。現在全部騰出來,沒有用的就丟掉,最常用的放在容易取拿的位置,以後可以常常用。我趁機將子和塑膠盒子都擦洗乾淨,再鋪上潔白的厚墊紙,杯碗瓢盆放上去有柔軟表面撐持,就不會發出噪音。

 

一開始整理,就停不下來,我也趁機檢了調味品和蛋糕粉之類的東西,如果過期的就丟掉,經過兩個下午,打開門和抽屜都是一片清爽,雖然外人看不出來,對使用的人來,廚房變得十分實用,以後無論是取器皿或是放回原位,都更加得心應手了。

 

EpAKHunFSoSylEYVlBW9yQ_thumb_13edd.jpg

UNADJUSTEDNONRAW_thumb_13edc.jpg

 

這也讓我想起幾年前重新整修我們的家,也是新氣象好心情(見“我的城堡”),這次的工程雖然不似之前的大,而且整裝的都是在的改變,但是生活機能變得很靈巧。現在吃完飯不用花十幾分鐘洗碗,每天早晨也不用花很多時間將乾的碗盤放回去(只有一些少數需要手洗的器皿還是需要每天收),這些事情累積起來三天做一次就好,省下很多時間和力氣,而且現在廚房的動線更流暢,這都是收穫。畢竟因為疫情每天都在家,不營造好的環境怎麼可以呢?

 

豆漿機

 

從小到大,早晨一定喝一杯牛奶。但是數年前改成喝自己用機器打的豆漿,牛奶只有吃燕麥粥或cereal的時候才會配著喝。

 

機器打豆漿雖然方便,但是做完還要把渣濾過,加上洗機器,工程不算小,因此我都趁星期六和星期天早晨比較有空,連續打兩天豆漿,那兩天喝新鮮打的熱豆漿,其他的放冰箱,當週間日的早餐,這樣就喝一個禮拜剛剛好。

 

不過一個月之前,我發現到了一個禮拜的盡頭,豆漿加熱後有酸味,只好喝冷的,但是最近連喝冷的都有酸味,雖然不至於拉肚子,但實在不好喝,只能倒掉。我的冰箱並沒有問題,豆子也是用慣的品牌,這讓我想到也許機器老舊,是不是該換一台了?

 

我好奇地了一下自己寫的網誌(見“可及的幸福”),這才驚覺原來這個豆漿機已經用了將近十年了呢。2011年的秋天,因為想要犒賞工作辛苦的自己,又想念之前去瑞典找表姊吃到充滿愛心的手做豆漿,買下了這個豆漿機。不知不覺地都九年多了,如果換個機器也不算太奢侈吧?

 

因為九陽這個牌子用得很喜歡,我決定回北美華人的網站去看看現在九陽的機型變成什麼模樣。

 

第一個見到的是最時尚的機型,不但可以只打一杯(三百毫升)的份量,還可以自動清洗。而預約的功能也表示我前一晚就能設好,早上起來喝熱豆漿,這不就像泡咖啡一樣方便嗎?我讀了雀躍不已,趕快繼續讀比較詳盡的評論。可惜細讀之後,發現了兩項缺點:第一:自動清洗的功能不錯,但是洗的水跟做豆漿的水是來自同一個盛水盒,小城的自來水有礦物質,喝起來口感不好,所以我們每個星期都去裝新的礦泉水來喝。這表示如果我只做300 毫升的豆漿,卻要多放500毫升的礦泉水來洗機器,這實在太浪費了,我無法接受。第二:預約的功能雖好,但是因為豆子和水放在不同的空間,只有開始做才會混合,那麼表示如果預約就只能做乾豆的豆漿。雖然豆漿機可以打乾豆,我覺得浸過的豆子萃取比較完全,如果預約只能喝乾豆製作的豆漿,那麼我可能就不會用預約的功能了。

 

這樣也好,發現缺點就不用買最貴的機器了,我繼續找別的機種,看到這個也算是新的機型。它也有預約的功能,而且有一個「老豆漿」的選擇,平常的乾/濕豆只要打二十五分鐘,老豆漿卻要花一個鐘頭,聽是依照老式豆漿的作法,包括浸泡、粗磨、細磨、過濾、燒漿的手續,還有一個鐘頭的「灶火」慢慢熬。這個功能在其他的豆漿機是看不到的,讓我很好奇。另外,打完豆漿以後還有保溫的功能,可以保溫在攝氏98度或70度 。之前那個最高級的機型,豆子、水,和豆漿分處三個地方,這個機器很乾脆,全部在一個空間,這也表示我可以前晚就將豆子和水放進去,預約後第二天就可以喝濕豆做成的豆漿了。

 

我看了這些功能,十分滿意,決定就買這個囉。這個網站很有效率,兩天後豆漿機就送到了。第一個觀感是,好漂亮的機器啊,舊的豆漿機站在旁邊,感覺好落魄,真可憐 。

 

UNADJUSTEDNONRAW_thumb_13ed1.jpg

UNADJUSTEDNONRAW_thumb_13ed0.jpg

 

不僅外觀改進,磨豆子的刀刃和加熱器都有新設計,馬力強大而且方便洗滌。

 

ztvYjU7DSUWoI7iXDjkGfg_thumb_13edb.jpg

(右邊舊的機型,刀刃外圍的環套要拆下來洗,加熱的網線彎彎曲曲也不好洗。左邊新的,一體成型,非常好洗)

 

這部九陽豆漿機叫做「破壁」機,也就是豆子磨得很細,不需要過濾就可以喝了。其實十年前買豆漿機的時候,就有人其實渣子都可以吃下去,更營養。可是我都會加點黑豆打,纖維質還是粗了一點,全部喝下去後肚子不舒服,所以還是過濾後才喝。這種破壁機表示我以後也不用花時間過濾豆漿了,就不知道真的能打那麼細嗎?另外,破壁機因為力量超強,不知道會不會太吵,我早起無所謂,但是如果吵到仍然在睡夢中的V,那就太不好意思了。

 

機器到的當天晚上,我將黃、黑豆放進去,設好老豆漿的預約時間才上床睡覺。第二天早上起床運動,不久就聽到機器動的聲音,只聽磨豆子的聲音時大時小,強勁的時候實在很大聲,但是沒幾秒鐘就靜下來了,熬煮的過程更是安靜無聲,一個鐘頭的過程,並不覺得特別吵。後來V跟我他在樓上完全沒聽到,我就放心了。

 

我平常喝湯,總是越燙越好,因此保溫的溫度不假思索地就設98度 。等我運動完,把早餐的麵包也烤好,才迫不及待地倒一杯來喝。

 

第一口的感覺是很佩服豆漿居然打得這麼細,喝下去一點渣渣的口感都沒有,如此一來,包括纖維的所有營養都吸收進去了,一定對健康有幫助。除此以外,倒是沒有太驚豔的感覺。早餐後就把剩下的豆漿收到冰箱保存。

 

UNADJUSTEDNONRAW_thumb_13eda.jpg

(渣渣的程度只有杯壁上那麼多而已,看得出豆漿很濃吧?左邊是我的黃豆黑豆混合的原料。)

 

UNADJUSTEDNONRAW_thumb_13ee1.jpg

(上圖是第二天的冷豆漿,熱豆漿是這個模樣)

 

第二天早上將豆漿倒來喝,也沒加熱就直接喝,這才發現真是香濃細緻啊!材料完全沒有加糖,但是每一口都是豆子澱粉生的清甜,比起原來的豆漿真是好喝太多了,原來許多人對破壁豆漿那麼讚賞是有原因的。那為什麼剛製作好的豆漿沒有喝出這些濃郁的滋味呢?我這才想起,70度的保溫聽最美味可口,也許是我保溫地太燙,相對地就品不出這些細緻的滋味了。以後記得設在70度保溫,看有沒有幫助。

 

因為製作過程簡單,我每一次做一千毫升,分三次喝,喝完再做新的就好,無論週末或是週間日都可。就算要早點吃,只要前晚設對時間,再早都能喝到豆漿。

 

就這樣,一個月之來了兩個新玩具,改變了我的生活習慣。中年之後,喜歡購買的東西不再是美麗的衣衫或是首飾(疫情當中更沒有使用的機會了),反而是這種對生活品質有幫助的用品。疫情當中無法旅行省下來的旅費,多拿來犒賞自己才是啊。

 

延伸讀:

 

2011: 可及的幸福

2016: 我的城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