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開始去打保齡球是很偶然的機會。
 
一月底的時候,老闆一行人來開會,因為前一晚是他的生日,決定去保齡球館同歡一番。偏偏就有我這種窮緊張的人,不僅把家人抓去先行練習,因為自己打不好,第二天又回去自行揣摩,甚至星期六晚上要跟管理團隊會合了,那個早晨我又獨自去練了一次。以柔取笑我,從沒聽說過有人為了“生日派對”還跑去練習的。(見“身體的韻律”)
“生日派對”那晚,保齡球館的燈光很暗,每個球道有霓虹燈指引,天花板還打著閃亮的旋轉燈光,喧嘩聲中混雜著快節奏的音樂聲,與清早的氣氛截然不同。因為之前的兩次練習,我對如何滾球比較有把握,不多久就擊出全倒,同事驚訝地說:「咦,這就是你閒來無事做的娛樂活動嗎?」我笑笑不回答,他們怎樣也不會想到我為此還特地練習吧。
 
其他男生都很有力氣,球擊中保齡球瓶會發出痛快人心的超大聲響,我的球則是溫柔的往前滾,不過只要滾得夠直,照樣能擊倒球瓶,男同事搔著頭說:「看起來那麼“gentle”...」所謂gentle,就是沒力的意思,他們沒說完的是:「沒想到還能全倒...」。有一次只剩下最旁邊的一個球瓶沒倒,第二擲居然被我拿下,很開心。
 
那晚我拿到中規中矩的七十幾分,其他厲害的男生有人拿了一百一十多分。
 
本以為這個“生日派對”順利結束,沒有太丟臉,這件事就告一段落。沒想到下一個週末,我不知不覺地又驅車前去保齡球館。
 
球館十點開門,我是頭幾個客人,裡面不是小小孩就是老人,十分安靜,正合我意,而且週末開門後的第一個鐘頭(early bird)減價,打四局球不算太貴。我找到兩顆最合適我的八磅球,將球放到身前,把其他的噪音摒到耳外,呼吸一次,就穩穩地朝球道將球滾出。很多時候球還是歪掉滾進溝裡,不過偶爾球會滾過正中的箭頭,穩穩地朝球瓶前進,這時希望溢滿胸懷、我的眼睛牢牢地盯著球,似乎用意志的力量可以將球駛向球瓶。如果將所有的球瓶擊倒,更是痛快!
 
我想起V以前去打高爾夫球,偶爾揮出一個又高又直的球,得意的感覺總會激勵他,想著下一次也會是如此成功,因此會一次又一次地回去打。我終於了解他的意思了。成功的感覺會上癮,每次擲出全中(Strike)或是補中(Spare),總是覺得下一次也會如此,心中充滿希望。有時候打倒左右兩邊的球瓶,剩下的三四個都在中間,想說只要球滾得直,擊倒剩下的球瓶絕對沒問題,可是我的球就有本領從左右兩邊滾過去,球瓶擦也沒擦到。這樣的滿足與失望交織,又刺激又有趣。
 
在四局的一個鐘頭當中,我一直在跟自己對話,有時候開心,有時候實在滾得很爛,也會小小聲的講自己一下。我還發現,心理作用的影響也很大。全中之後的兩擲都算到前一格的分數,補中後則加算後面那一擲,但是越想加分越有壓力,反而就打不好了。這也像是高爾夫球員沒有領先的時候可以打得很好,一有可能奪冠反而連近的洞都推不進去。我這個“科學家”,忍不住將皮包裡的記事簿拿出來,開始紀錄每一次的Strike和Spare,以及後來那一或二擲的分數,看可不可以慢慢克服心理障礙。
 
雖然Strike大快人心,但有時候我更喜歡將剩下的一個球瓶擊倒。例如照片中這樣,球道這麼寬,得把球對準去打掉這一瓶,特別難。我照完這張相片後,這一瓶真的被我擊倒了呢。我開心地在簿子上寫下“9/”,這一撇“/”就是補中的意思,對我而言比Strike更有成就感。


 
在簿子上除了紀錄Strike,Spare,以及每一局的分數,我也順手寫下一些揣摩出來的感想。例如有天我寫著“Don't rush”。我發現最後一步手臂像鐘擺一樣將球滾出時,不慌不忙很重要,否則球就容易滾歪。小姑的伴侶丹妮絲從小就跟家人打保齡球,我傳簡訊向她請教,她說:“When you are in your stance, choose an arrow that's on the floor.  Try to roll the ball over that arrow.  Keep your eye on that mark until the ball hits the pins. It's like golfing in a way. Don't jerk your head up, it breaks concentration.”
 
以前V教我高爾夫球的揮桿也是這樣說:將球打出去之後,頭還是低著看剛剛球在的地方,而不是馬上抬頭看球飛去哪裡,沒想到保齡球也是這樣。於是我的眼神盯著中間那個箭頭盯得更牢了。
 
我沒有運動神經,速度和反應都不快,這十幾年來雖然持續每個禮拜上三次的運動課,帶狗狗散步也有走路的機會,體能很好,但是卻一直沒有找到一項“運動”。沒想到因為老闆一時興起,讓我發掘到這個不需要太多速度或是爆發力的保齡球。每一次的擲球都要連貫、順暢,聆聽自己的呼吸和身體的協調,對我很適合。喜歡跟自己的心和身體對話的我,可以將每一次的擲球都當成自我挑戰,還有成績可以追蹤自己的進步(或退步),對競爭心強的我也很合胃口。
 
前兩個禮拜的週末,有兩局九十幾分,興奮地想著,再不久就可以破百了吧?第二天星期天,我迫不及待地去保齡球場,沒想到身體很累,腿沒有力氣,三局平均只有68分,是打得最糟的一次。我才知道保齡球看似容易,連汗都不流,其實仍消耗體力,我才無法連續兩天都打,真是欲速則不達呀。
 
今天下大雨,我仍然照常去保齡球場。也許是氣候的關係,十點半後擠入許多人群,來的都是年輕力壯的人,強力擊球的聲音此起彼落,不久甚至有人投錢開始播放音樂,和平常安靜的氣氛十分不同。我這個獨自練球的亞洲女人在這些熱鬧的人群中格格不入,還好我反正不理會別人的眼光,仍然淡定地繼續擲球。第二局到後來我不經意地忘分數牌看去,發現居然破百了!天啊,雖然這對大多數的人不算什麼,對我卻是很重要的突破。我一開心,後來兩球就紛紛滾進溝裏,真是扼腕呀。最近非常穩健,已經很少有兩球都滾進槽裡的情形,用運動的術語就是“choke”,還好反正是自己玩,沒關係。
 
 
第四局打到九格以後,發現剛剛好九十九分,我的心跳得很快,如果像上次那樣失常,就不能破百了,這次究竟會表現如何呢?我將球放到胸前,深呼吸一次,就踏出步伐,將球滾出去,之間球穩穩地從中間滾著,將九個球瓶擊倒,只剩最旁邊的一個還立著,可惜第二次沒有將那個孤獨的球瓶也擊倒,最後以108分結束。最值得紀念的是這一局當中,我連續打了兩次Strikes,然後又是spare,以前只要strike或是spare就會有壓力打不好的情形已然克服,現在可以朝一百分以上繼續前進了。


 
有一部電影叫“The Big Lebowski”,是Coen兄弟編導的一部十分無厘頭的電影,我和V百看不厭。裡面的Dude和狗兄狗弟常去打保齡球,幾場經典片段都在保齡球場發生,讓我們哈哈大笑。結尾是Dude在保齡球與旁觀者之間的對話:
 
旁觀者:“How things been goin'? ”
Dude:“Ahh, you know. Strikes and gutters, ups and downs.
 
這句話多麼經典。球瓶和球道的位置不變,擲球的總是同一人,不過有時候可以全倒,有時候掉到溝裏,人生不也一樣嗎?
 
保齡球通常是大夥娛樂的節目,對於孤僻的我,卻是獨自對話、與自己比賽、鼓勵進步的運動。Strikes and gutters, ups and downs.  Here I com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