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的朋友們紛紛上大學的一個月後,終於也輪到她了。第一次住宿舍,要帶的東西很多,我們決定開自己的廂型車去,打包比較自由。
小城離西雅圖七百五十英里,開車要十二個多鐘頭。我們先開九個鐘頭到波特蘭下榻,第二天早晨再驅車三個小時到西雅圖。入住宿舍是星期五下午一點半,照理當天中午到就可以,但是我寧願多點時間準備,因此在前一天就先到達。
下榻當天的下午,我們先去校園逛。以柔想先找教室所在,本身是教授的爸爸對這十分有興趣,因此我們不只見到建築物就好,還走進去看上課的教室長什麼樣子。八月中新生訓練的時候我們已經來過,對這個美麗的校園十分熟悉了。
進校園是一個斜坡,中間是大片的草坪,遠方的噴水池極為壯麗,氣勢磅礴地迎接賓客。
(遠方仔細看能見到Mount Rainier)
以柔在這麼漂亮的建築物裡上數學課。
教室可以容納一百六十位學生。
那天晚上我們到學校附近的鼎泰豐吃飯,母女倆大啖牛肉麵,V跟我們合吃小籠包和煎餃。以柔心知未來的日子只能在校園的餐廳吃簡陋的食物,這是最後機會吃如此的佳餚,不禁狼吞虎嚥。席間她嘆了一口氣說:「這兩天開了這麼久的車,才讓我感覺到,我真的搬得很遠耶!」
八月中來新生訓練時,以柔一直都很鎮定,從來不提離家的顧慮,這是第一次聽她有忐忑的口氣。
第二天早上我們又去西邊的校園探訪其他的教室,去了College of Built Environments,這裡有以柔感興趣的科系,見到寬廣的空間立著無數的海報,裡面的科系五花八門,值得多多發掘探討。
雖然我們被指定搬入宿舍的時間是一點半,我們卻已等不及,一點就先去集合的停車場,幸好他們照著來到的順序,一抵達就可以朝宿舍出發了。
三天之內得將幾千個學生搬入宿舍,是個大工程。只見負責的學生們在不同的定點指揮,井井有條。先給每輛車發旗子,不同的旗子顏色象徵不同的宿舍,到了每個分岔路就有人指揮往哪邊開。
到了宿舍的地下停車場,以柔先去宿舍大廳依學生證拿鑰匙,一位大學生就跟V一起將行李全放進一個有輪子的箱子裡,等以柔回來,再一起推到宿舍裡,這時V就先去別的地方停車,再來宿舍跟我們會合。
(這是宿舍的正門。)
(從後面看宿舍大樓,有在森林裡的感覺。房間都有陽台,可以望見遠方美麗的風景。)
(大學生幫忙推以柔所有的家當,以柔正要開入Cluster的門。左邊突出來的大量呎可以測量左右均高,是V幫以柔牆上掛東西的工具)
這棟宿舍大樓的設計是四個房間、八個人共用一個客廳及浴室,浴室裡有兩個洗手台、一個馬桶及一個沖澡室,個人的盥洗用具放在格子裡,洗完就拿回來放。這八個人的空間叫做一個cluster,只有他們自己的鑰匙進得來,因此不只有室友一人,與其他六個人也有很多互動的機會。因為要共用浴室,所以cluster是男女分開,但是同一層樓也有男生的clusters,因此在走廊也能碰到男生。
(這是客廳,外面還有一個陽台)
(陽台近觀)
(從客廳看過去,這四個門通到房間,平常如果有人在房間,門打開就可以互通訊息了。共用的浴室在右手邊)
(各人的盥洗用具都分開掛好。)
每個房間有一扇窗戶,左右兩側靠牆各是一個人的空間,有一張床、一張書桌,和一個衣櫥。床很高,因為下面都是櫥子和抽屜,儲藏的空間很多。
以柔的室友兩天前已先搬入,選了右邊的空間,書桌靠窗,再來是床和衣櫥。左邊屬於以柔的擺設是床靠窗,再來才是書桌,這剛好是以柔偏好的設計,因此未及見面,她和室友已經產生互補效用了。
(爸爸幫以柔鋪床)
(這是從以柔的床望向門,左邊是室友的床,她的書桌在床尾,靠窗。室友的床單被套都是明亮的白色,而以柔選的是深藍色,形成對比。)
(書桌整理完畢)
(這是以柔窗戶看出去的風景,右下方是用餐的陽台,遠方則是湖水,視野真好。)
當天晚上六點半有宿舍大樓會議,所有的住宿生都得參加。房間整理妥當以後還有時間,我們就在校園逛逛。以柔的神情有點落寞,原來她現在才意識到這個校園裡誰也不認識,連室友都還未見到,感到孤單又惶恐。我知道這只是過渡階段,以她的個性,很快就能交到朋友,只是得熬過第一階段就是了。
果然,那天晚上她與cluster的其他同學都見面了,開完會以後一起去吃飯,然後去校園的大草坪看電影。她說室友的爸媽都是台灣人,住在西雅圖,二十分鐘就可以回到她家。室友的個性跟她很像,都是隨和的人。聽起來是好的開始。
搬入宿舍後,對空間比較有概念,第二天早上去採買剩下需要的用品,下午回到宿舍繼續佈置房間。以柔有自己的主意,知道要如何佈置房間,我跟V當幫手,敲敲打打地將擺飾品放到牆上定位。
顏色亮麗的布簾掛到牆上,房間的氣氛瞬間變得很活潑。她又將一個dream catcher掛在枕頭上方的牆壁(在學校旗子下方),這是個印地安人的手工藝,據說網子可以捕捉住惡夢,才不會騷擾睡夢中的人。這是以前聖誕節Papa給的禮物,以柔慎重地帶來掛好,也是給自己的心理建設吧?一切就緒後,感覺房間的氣氛很溫馨,是可以安心過日子的小窩。
(牆上還著掛溫暖的燈)
終於到了一家三口吃「最後晚餐」的時候,我再度叮嚀以柔幾件事:
第一:注意安全。不獨自走夜路,去派對要有好朋友陪同,不喝不識者遞來的飲料。
第二:保持健康。三餐要吃營養的食物,尤其別忘了蔬菜和水果。
第三: 努力讀書。我的忠告是要在下一堂課之前已經複習前一節課上過的教材,這樣才能吸收到自己的知識系統。爸爸插嘴說:“Study efficiently. Keep up.”。因為學季制(quarter system)只有十個禮拜,每兩三個禮拜就是期中考,一落後就很難彌補。讀不懂的地方趁office hours問教授,他們都會樂意教導的。
第四:我們異口同聲地說“ Have fun!”。大學生活多采多姿,只要功課穩定了,把握機會參加社團,多認識朋友,這才是上大學的意義。
心知離別時分即將到來,為了避免感傷,我不斷地給自己心裡建設。將她送回宿舍的途中,還繼續嘮嘮叨叨地說,再兩個月就回家過感恩節,然後兩三個禮拜後又回來過聖誕了。比起以前我第一次離家,要等到一整年後才又見到爸媽,這一點算不了什麼。
然而與她擁別的時候,還是不爭氣地哭了。
該叮嚀地都重複講好多次了,我摟著她只能再說一次「加油喔!」 。霎時一股巨大的不捨與悲傷襲來,我就忍不住哭了,趕快放開她擦拭眼淚。以柔的眼睛濕濕的,但是比眼淚決堤的我鎮定多了。她輕輕地說:「反正兩個月就回家了啊。」又對著我和V揮揮手說:「I love you.」然後就轉身走向宿舍,直到進門,都沒有回頭。
回旅館的短短五分鐘,我把車窗搖下來,讓夜風吹進來,面向窗外不斷地掉淚。其實我一直不想哭的,孩子長大了,離家獨立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我們教養她的目標。只是這都是理智的想法,心中的不捨是感情,無法劃割。
回到旅館下車,V將我擁抱到懷裡,我感受到他的體溫,一委屈,幾乎要嚎啕大哭,只好趕快推開他走回房間。為了不想耽溺於悲傷的情緒,一進房就趕快把手機拿出來跟以柔傳簡訊,第一句話就是「好好笑」。她也馬上回覆我。
後來以柔跟我說,其實把拔有說愛她,他告別的時候說:「I love you, baby. You know that, right?」只有我這個天才老媽沒說。還好女兒了解我,就不計較了。
第二天我們一早起床,在旅館吃完早餐就上路,打算花一整天直接開回家。經過校園下方,V對著山丘揮揮手說:「Bye bye, Valerie.」我想著幾千個學子大概都還沈睡在宿舍裡,而有多少位父母們曾像我們這般帶著不捨的情緒離開呢?
五個鐘頭後我們停車吃午飯,收到以柔的簡訊,她發現與室友居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兩人不僅名字同是V開頭,連中間的名字都一樣是Y開頭。兩個女生昨晚發現這個巧合,一定是又叫又跳地驚呼吧!
我從手機讀到這個消息,不禁浮起微笑。以柔已經進入了生命的下一個階段,我跟V也要加油才行。從此以後,我們仨分隔兩地,都要好好充實自己。見面的日子很快就會來臨,那時候,大家又有一番不同的面貌了吧。
(回家路上的景色,這段路好美啊!)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