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要畫一個曲線圖來描述以柔至今的大學生涯,以我的觀察應該如下:

 

image

 

剛進大學的前兩個學季,昔日親密的朋友如今分散各地,也沒有馬上結交新的朋友,讓一向社交活躍的以柔感到分外寂寞,加上繁重的課業讓她心情緊張,西雅圖的秋冬氣候陰沈冷,也讓她快樂不起來。

 

那段時間,做父母的也只能從旁輔導,我們視訊動輒兩三個鐘頭,有時候我陪她完心事,第二天又輪到V上陣討論學業上的解決方法,講到手機沒電了,接上電源繼續輔導。那時候我跟V總會感嘆地說: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e」,真的是如此,我倆和以柔有不同的溝通方式,她能自由地向我吐苦水,但是和V又是十分理智的分析討論問題,因此我倆就是盡職地扮演感情與理智的角色,由我們的角度給予建議,但最後仍是看她如何處理難題。

 

大一的前兩個學季,以柔辛苦地撐過來,Q2結束前終於申請進入姊妹會,從宿舍打包準備在Q3住進姊妹會,開始打造自己的社交空間,沒想到此時疫情緊張,所有的學生都被趕回家,她的Q3也只能在家度過。

 

大二仍是全面網課,但是我們讓以柔去西雅圖和姊妹們住同一個房子,希望藉此打出一片社交圈。前兩個學季的室友是當地人,自己有車,常帶她回家或是去拜訪高中同學,讓以柔稍稍擴展了生活圈,但是每學期總是有一門重的課讓她緊張地不得了,到了Q2碰到冬天,以柔的臉色蒼白,也沒胃口吃飯,十分消沈,好不容易捱到春假,她提早回家,期末考從家裡考,在家吃媽媽的菜,多補一下,(見“女兒回家”)有些落荒而逃的跡象。

 

她總覺得這個學校太academic,學生都是以拼功課為主,不適合喜歡多項發展的她,因此起了轉學的意念。我跟V也不阻止,學校是她選的,如果不適合想轉學,也是要她自己準備。V甚至,轉回加州可以省很多錢,我們付外州的學費,如果唸得那麼不愉快,一點也不得。

 

申請轉學是今年的三月截止,我們樂觀其成,不過她自己衡量,大三才轉去新學校,人際關係要重新來,那裡的學生已有自己的圈圈,也不見得會比較好,最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意念。三月份還有重要的事,就是要申請主修的系所。以柔進大學的時候並沒有選系,大二的最後一個學季才能申請。我們總是覺得申請主修不需要那麼早決定,尤其以柔並沒有特別的興趣,那麼就廣泛地修課,看什麼比較適合,再來決定。

 

以柔高中畢業的那個暑假,我們全家回台為爸爸九十慶生。她不知為何,開始對建築感到興趣,因此在台灣的時候,特地去同是建築師/都市設計的舅舅和舅媽的公司參觀,弟弟和弟妹在百忙當中介紹他們的一些計畫給以柔聽。記得那天她回家,轉述當天學到的事情,眼睛發出光芒,講得興致勃勃。雖然舅舅和舅媽一再強調這行很辛苦,並沒有讓她因此怯步。我想是那個時候開始,她已經暗自地對大學的主修有一些想法了。

 

大一選課的時候,先把一些通識必修課的學分拿起來,再來她也開始看申請建築系的條件是什麼,開始修那些課。畫圖是其中的一門課,可憐以柔從來不是會畫圖的料(奇怪都沒從阿或是舅舅那裡傳到?),從來沒拿過畫筆的人,要搞清空間和立體的構造真是不簡單,這堂課畫完圖都是掛起來大家互相評鑑,雖然她只想鑽到地下,或是假裝那幅圖不是她畫的(不可能呀),還是得厚著臉皮/硬著頭皮地完成一幅幅的圖畫,並參與評圖,也學到如何發表評論。

 

幸好將這些最不拿手的科目修過後,建築的課程開始解釋一些畫平面圖的方法,如何將立體的構造用平面表達,以柔開始學得津津有味,甚至從網課開始學怎麼做模型,雖然無法親自跟老師切磋,她也能自己做出來。建築史分三門課介紹,從古老的建築(例如石器時期和羅馬時期),到近代和現代史,讓她認識了這些建築的演變,有時候學到我們家庭旅行見過的建築,例如羅馬的建築和雕刻(見“羅馬假期”)或西班牙的清真寺(見“西班牙之旅(二)塞爾維亞及哥多華”),也有恍然大悟之感。除了這些建築系的必修課,她也修了一些有趣的課,例如天文學,而跟環境保護有關的課題,也讓她興起了舍我其誰的感慨,希望以後的工作也能與保護地球的議題有關,因此大二的時候,除了建築有關的課,也開始修Environmental Study(環境研究)科系的必修科目。每個禮拜的視訊,如果她提到當時學的科目,總是講得津津有味,我們感受到她不是只是抄筆記硬背知識罷了,而是對這些教材很有感應,反芻之後化為自己的想法,她的世界忽然變得很大,充滿可能性。

 

之前她一直對上大學沒有先選科系有些忐忑,深怕如果大二申請喜歡的科系但沒被錄取,前面兩年不是浪費了嗎?幸好她去跟建築系和環境研究的導師們討論,發現並不是那麼無法變通的。建築系有名額限制,不一定能申請得到,而環境研究是只要表明(declare)就可,既然兩個科系都喜歡,而且兩系的某些必修課都上過了,那麼如果能進建築系當主修,就將環境當副修,反之如果建築無法進入當主修,就拿來當副修,環境當主修也是很好的結果。這麼決定後,她的心情比較篤定,到了三月份,就專心準備申請建築系的資料,盡力而為。

 

五月份是系所錄取揭曉的季節,以柔對自己沒有太大的信心,尤其申請建築系的人也很多,因此並不抱太大希望,我們總是覺得反正可以去讀環境研究,也沒有太在意。沒想到她居然收到建築系的錄取通知,真是喜出望外。這是她第一次以自己的努力爭取到渴望的結果,真是再好不過的肯定,我想也對她日後的自信應該有加持的作用。她大學兩年來跌跌撞撞地,終於能夠進入喜歡的科系,真是太好了。到目前為止,因為疫情而一年多都沒有到上大學校園的滋味,下學年開始,應該能開始回到教室上課,與教授和同學們共同切磋關注的課題,該是多麼有趣。

 

以柔暑假回到家,我也見到些許的不同。以前起西雅圖就皺眉頭,因為交遊不廣,她最常去的就是學校附近的一個小吃街,路上髒髒的,一點意思都沒有。但是最後的學季,因為姊妹們的連結,認識了許多朋友,有車的人到了假期就帶其他朋友一起出遊,也見到了許多西雅圖的郊區和公園,有山有水,十分美麗。

 

她在小城開車,只聽她:「這裏怎麼這麼平?」然後又:「怎麼都沒什麼景色?“我們西雅圖”有雷尼爾山,而且綠油油的。在那裡皮膚和頭髮都很比較滋潤漂亮耶。」經過一個春天,見識了西雅圖宜人的氣候,與近郊的美麗,居然有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念念不忘了。

 

雖然要九月底才要開學,但是因為以柔和三位朋友已經租到房子,八月初就能開始住,因此她和房友們都準備八月初就進住,我想開學前那兩個月,應該是最好的擴展足跡、探索西雅圖的時機了。雖然這也表示,以後那個房子算是她「自己」的家,也就不一定學校放假就準時回小城,但是比起之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想要回家尋找庇蔭的女兒,我為這個迫不及待想要回租屋的她感到慶幸。我們一直期許她找到自己的方向,這不就是了嗎?

 

之前我們一直跟落寞的以柔,朋友會慢慢結交,學業也能漸漸適應,沒想到居然花了兩年才應證,而且是沈悶了五個學季,在最後一個學季才忽然急速飛騰地進入佳境。未來兩年,既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又能在自己喜歡的課題當中徜徉,應該是能開花結果的季節吧?祝福以柔,繼續朝獨立自主的世界展翅飛翔!

 

UNADJUSTEDNONRAW_thumb_13f4d.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