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要被關在室內十一個晚上,我心中十分忐忑,不知道能否忍耐得住。無法跟人接觸還是小事,我喜歡讀書寫作,都是靜態的活動,但我很需要戶外空氣,在外散步是我每天都得做的事,很難想像一個多星期待在死板的空調裡。我既期待見到爸媽和家人,但也開始感到焦慮,真是很矛盾的心情。但是無謂擔心於事無補,只能到了再說了。
(一)A room with a view
上一篇“迢迢歸鄉路(二) ”寫過,會挑北投雅樂軒這個防疫旅館,只是因為熟人住過 。長扁型的旅館位於大業路上,旅館房間分別向東或向西,朝東是向著熱鬧的城市,朝西則是面向關渡平原。我想,要住那麼久,還是住視野好的房間吧,就訂了面向關渡平原的房間。
抵達的第一個晚上,雖然疲累但是頻頻醒來,發現除了遠方的燈光,近處都是漆黑的,心想近處一定都是原野,沒有建築物所以才沒有燈。直到晨光出現,決定不睡了,從床上翻起,見到外面的風景就激動起來。
底下是寬廣的大業路,再過去是菜園,然後是一畦畦剛插秧的稻田。再放眼望去,遠方是熟悉的觀音山,平時看慣淡水河旁的模樣,從這個角度看過去又是不同的風姿。一直以來,綠色代表的就是家鄉的顏色,看過雨水滋潤過的台灣綠,去哪裡看都不過癮。沒想到隔離旅館看出去能夠見得到如此豐盈的青色,讓我心情大好。在房間的時光,沒事就朝窗外看,有歇息在田間的白鷺鷥,也有辛勤在田間工作的農人,或是帶孫散步的阿公,摩托車緩緩駛過,這些家鄉的景色,讓一時還回不了家的我,也稍稍解了鄉愁。
(床上看出去的風景)
(晨光下的觀音山,朦朧地很有風韻)
(二)民以食為天
有了好風景,還得有實際的生活機能配合才能好好過日子,這當中最重要的就是食物吧?吃得好,心情自然好。這間旅館的房價包含三餐,若是不含餐點也是一樣的價錢,那麼當然選要附餐的囉。
平常回來都只想吃媽媽的口味,較少外食,這次隔離正好讓我嚐到許多不同的口味。我是個不挑食的人,因此每一道餐都讓我食指大動。也許對吃慣台灣味的人,這些不算什麼,但是我這個從美國回來的土包子,看到這麼多不同的菜餚,可是大開眼界呢!旅館送餐的時候只是按個門鈴就離開,避免接觸。我聽到鈴聲都會很大聲地說:「謝謝!」然後衝去把門打開,將飯盒端回書桌,打開看裡面是什麼,那種期待與雀躍的心情真是難以形容,每天三餐也成為最期待和享受的時光。
各式各樣的菜,在這裏貼一下:
(清粥小菜的早餐。右上方是我朝思夢想的豆絲)
(這是最豐盛的一次早餐:港式飲茶。中間那個像蘑菇的東西其實是芝麻包子)
(也有西式的早餐。切了一刀才想要照。鬆餅沒有配楓糖醬(maple syrup),不過配著甜甜的水果也很好吃)
(好久沒吃右上角的蓮藕了,右下角的蒸蛋灑了胡椒,真有滋味。)
(番茄飯配三種不同的蔬菜,紅蘿蔔/黃豆芽,青江菜,還有辣辣的泡菜,黃豆芽最好吃。)
不過後來發現,有些時候餐點的份量太多了,我不想吃太撐,徒增體重,就選喜歡的吃,吃飽了以後,剩下的放冰箱,第二天倒垃圾的時候再拿出來丟。
這是原來的餐盒:
這些都剩了,真不好意思:
(綠豆湯太甜了,只把綠豆吃掉,湯全部倒掉。)
除此以外,每天下午還送一杯養生茶。有一天我似乎沒聽到敲門聲,出去看的時候茶早就送來了,雖然冷了我還是照樣喝。我順手傳了email去櫃檯問平常的送茶時間,如果沒有聽到,我也可以在那段時間去檢查一下。結果櫃檯馬上回信說,不好意思,已經叫餐飲部再送一杯熱茶上去了。我正在回說不用了,冷茶已經喝了,但是太遲了,這時聽到電鈴聲,又有一杯熱茶送到門口,我那天喝得肚子好脹啊。
有天餐點送來的時候,正在跟爸爸視訊,遂秀給視窗那一頭的爸媽看,結果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怎麼沒有湯?」天啊,哪有人像他們那麼幸福,天天喝湯的?結果有天摸著便當底下那層特別熱,打開一看居然是雞湯耶,煮雞湯的雞肉則撈出來放在上層。雞湯可能有兩三碗的份量吧,比家裡吃的油,也比較鹹,可是我還是喝光光了,免洗湯匙太小不好舀,乾脆把整個大碗舉起來灌進嘴裡,幸好自己住,不會被人家看到這付貪吃的德行。
平常沒湯我無所謂,但是沒有水果實在太不習慣了。因此第一天就跟媽媽商量,看能不能幫我先買五天份的水果,請弟弟上班途中送來,然後禮拜到底了再買下個五天份。我還請媽媽買餅乾給我,非三餐時間如果肚子餓就可以吃。
除了水果,媽媽和弟妹也幫我準備了兩個小碗,可以洗和裝水果,還有一個馬克杯,可以泡茶用,否則用旅館的紙杯消耗太多。加上旅館提供的免洗餐具,在房內吃食的功能都齊全了。
(愛心水果)
( 話說這些餅乾實在太好吃了,美國的餅乾比不上。單片包裝雖然很不環保,但是比較能克制,一次拿一兩片就好。)
(媽媽也給我一個洗碗的海綿,旅館有供應洗碗精,在一邊的水槽台鋪條毛巾,洗完碗筷放上去晾乾,下一餐又能用了)
房間還有一個電熱水瓶,很簡單的功能,壓下去就可以煮水,沸騰了就跳上來,拿來泡茶用,很方便。我每天飯後泡茶喝,可以解油膩。
我像是「小公主」裡的莎拉,小小的房間因為有「貴人們」的加持,變得十分舒適。
(三)規律
我是個需要規律生活的人,幸好在這個單純的空間,很容易地就養成規律了。
第一是決定運動時間。我是個不運動就渾身不舒服的人,尤其要被關這麼久,無法出去走動,更得在房間運動才行。這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小城大學的網站裡有各式各樣的運動課錄影,於是我在前一個晚上就先選好第二天運動的內容。週間日的起始做點有氧的課,禮拜中間開始加入重量訓練或是難度高的課,到了星期五就做瑜珈,當一個禮拜的收尾,而週末就放自己假不運動。至於運動的時間,如果早上沒有會議,起床就先運動,若是早上有會,則工作結束傍晚做。弟妹將瑜珈墊借我,剛好放在窗前那個空間,面向窗外的美麗風景做運動,心情真好。
(筆電放在窗台上就可以照著錄影做運動,還可以面向窗外的景色,多麼好的運動環境!)
有時候早上七點先跟美國的同事開會,再來就都是自己的工作時間。此時加州的同事已經下班了,所以不但沒有會議需要參加,而且不會有人動不動就傳簡訊或email過來,辦事不會被打斷,效率特別好,真是工作的好環境。我也發現旅館十分安靜,一方面可能是隔音好,但也可能是住宿的客人都有分寸,電視不會開太大聲,也不會在室內大聲喧嘩。於是我無論開會或是聽會議錄影,都戴著耳機,盡量不擾人,大家一起來營造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 。
我帶了一片厚紙板來,折疊好就是一個箱子,將電腦放上去,眼睛可以平視,才不會脖子痠,電腦放高沒關係,因為我將鍵盤帶來了。
工作期間,也不忘時時站起來在房間走動,我不時從書桌到門口來回走動,有時將腳抬高大步前進,趁機縮肚訓練肌肉,或是踮腳尖、伸展手臂,都不會讓自己在座位上坐太久。
(就是在這段小通道不斷來回走動)
我也常常走到窗口看農夫在菜園或田野工作,到了傍晚,有阿公會帶孫子來騎腳踏車,足球場也有活動,都讓平淡的日子多點變化。
(足球場正在賽球)
(菜園裡有得忙)
(四)社交的空間
雖然獨自閉關,但感情上是不孤單的。我和爸媽每天傍晚視訊,時差調好之後,也在晚上和久未見面的台灣朋友視訊。這也是疫情帶來的啟示,如果回台時間太短無法與朋友們一一約見面,視訊也是可以的。我在旅館反正沒事,晚上或週末都可以聊天。
最感動的是我不時地還會收到親友的補給,泡杯熱茶,細細品嚐這些屬於台灣的滋味,心中只是滿滿的感恩。
就這樣,每天就在運動、工作、視訊、以及一餐一餐地餵食當中很快地過去了。雖然每日獨處,卻不感到孤單。之前對要在防疫旅館住十一個晚上感到很焦慮,因為很難想像足不出戶的光景,沒想到住下來之後居然甘之如飴。每日都不用想要吃什麼,時間到了就有人送菜來,每餐換菜色,我等著驚喜就好。白天專心工作,定時吃飯運動,晚上跟朋友聊聊天,入睡前讀點小說,一天很快就過去了。尤其窗外的青山綠野的景色隨著日光與天氣多變萬化,每天都吸引我的眼光,能夠有機會體驗屬於台灣的美麗風景,多麼幸福!
住進來第一天跟爸媽視訊,他們感嘆地說:「沒想到人都回來了,卻還見不到。」但是轉念一想,這種獨處的機會難得,能夠誠實地面對自我,但又因為隨時都能跟家人朋友聊天,也讓我的心情十分篤定,自得其樂。我在日記簿上每天的格子上寫著:Day 1, Day 2..., 數著可以出關的日子,轉眼間也只剩幾天了。一個禮拜前在加州晴朗天空下心情甚是焦躁,如今卻份外珍惜這段時光,我想我永遠都會記得窗外這座青山,以及雖然見不到面,卻真實感到家人關愛的這十二天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