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p 05 Mon 2022 11:27
浮雲往事—父親林雲山的回憶錄(二:戰爭時期的中學與戰後的大學生活)
- Aug 29 Mon 2022 02:29
浮雲往事—父親林雲山的回憶錄(一:童年)
- Aug 14 Sun 2022 10:32
迢迢歸鄉路(終:家常日子)
平常回台灣,通常有兩種活動,一方面在家跟爸媽一起、 去看長輩們,另外也會有許多天出門找朋友,白天不一定在家。但是這次因為疫情的緣故,不敢跟朋友們聚餐,怕將病毒帶回家給爸媽,因此與朋友們都是以視訊聊天。這麼一來,在家的時間更多了,過了許多家常日子。
- Aug 07 Sun 2022 05:59
除舊佈新
小城的朋友們可能記得,去年的感恩節我們在客廳請客(見“疫情下的感恩節(兼寫女兒回家)”)。客廳擺著餐桌並不覺得突兀,餐桌鋪上紅色的桌巾顯得喜氣洋洋,坐在婆家搬來的教堂椅,壁爐上的畫也是婆家的傳家寶,都別具意義(見“復甦的秋季”)。然而請客的時候,我看著牆壁上的裂痕,心裡有些不舒服 。
- Jul 29 Fri 2022 11:48
迢迢歸鄉路(六:趴趴走的日子)
爸爸喜歡新鮮的事,媽媽則是需要規律的生活,兩人興趣不同,很難配合。我常鼓勵爸爸自己出去走,不一定需要媽媽陪,但是他說沒有人陪不好玩,有些地方可能媽媽也不放心讓他自己去。那時候我就暗自下決定,等我回台灣,陪他到處去走走,也可以去餐廳嚐新。
- Jul 03 Sun 2022 04:38
迢迢歸鄉路(五:長輩篇)
這次回台灣,正值疫情(雖然四、五月的狀況與目前比,不算什麼)。不太敢約跟朋友見面,怕聚餐若是把病毒帶回家,讓爸媽生病就罪過了。但是我心底已經打好主意,有三家的長輩一定得見面才行。他們是阿舅、阿妗,四嬸,還有五叔、五嬸。
- Jun 27 Mon 2022 05:29
影像的故事 -- 爸爸的紀錄片
三月的時候,爸爸跟我說有大傳系的老師請他讓學生採訪、拍攝影片。這學期在參訪許多有趣的老人,希望他們長壽而活躍的態度,能給觀眾們一些感召 。爸爸說他已經九十多歲了,通常九十歲還活著的人已經不多,因此他的故事不足以讓大部分的老年人產生共鳴,去找七八十歲的老人不是比較適當嗎?教授說,十個人有九個人都是推薦爸爸,不會錯的。 爸爸推辭不下,只好答應。
- May 29 Sun 2022 03:41
迢迢歸鄉路(四:溫泉輕旅行 )
- Apr 15 Fri 2022 20:39
迢迢歸鄉路(三:幸福的隔離時光)
老實說,要被關在室內十一個晚上,我心中十分忐忑,不知道能否忍耐得住。無法跟人接觸還是小事,我喜歡讀書寫作,都是靜態的活動,但我很需要戶外空氣,在外散步是我每天都得做的事,很難想像一個多星期待在死板的空調裡。我既期待見到爸媽和家人,但也開始感到焦慮,真是很矛盾的心情。但是無謂擔心於事無補,只能到了再說了。